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伤保险制度不断完善工伤认定成为劳动者权益保障的必不可少环节。在工伤认定期间存在部分情形不能被认定为工伤,这对维护劳动者权益和保障企业合法权益具有必不可少意义。本文将围绕工伤认定的禁忌,全面解析哪些情况不属于工伤及怎样去正确判断。
工伤认定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 客观性原则:以事实为依据,客观公正地认定工伤。
2. 合法性原则:依据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实工伤认定。
3. 公平性原则:保障劳动者和企业双方的合法权益。
4. 及时性原则:及时解决工伤认定事宜,保障劳动者权益。
以下情形不能认定工伤:
1. 因犯罪或违反治安管理伤亡的。
2. 因自杀或是说自残造成伤亡的。
3. 因劳动者本人故意造成的伤亡。
4. 因战争、军事行动、恐怖活动等不可抗力因素造成的伤亡。
5. 因劳动者在非工作地点、非工作时间受到的伤害。
6. 因劳动者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伤害。
7. 因劳动者在试用期内发生的伤亡。
8. 因劳动者在劳动合同止后发生的伤亡。
9. 因劳动者在非全日制用工期间发生的伤亡。
以下情形不能认定工伤赔偿:
1. 因劳动者在非工作时间、非工作地点受到的伤害。
2. 因劳动者在试用期内发生的伤亡。
3. 因劳动者在劳动合同止后发生的伤亡。
4. 因劳动者在非全日制用工期间发生的伤亡。
5. 因劳动者在岗前体检中发现患有职业病的。
6. 因劳动者在岗前体检中发现患有疾病,但未及时治疗的。
7. 因劳动者在岗前体检中发现患有疾病,但未告知企业的。
8. 因劳动者在岗前体检中发现患有疾病企业已告知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
9. 因劳动者在岗前体检中发现患有疾病,企业已安排劳动者从事其他工作的。
以下情形不能认定工伤伤残:
1. 因劳动者在非工作时间、非工作地点受到的伤害。
2. 因劳动者在试用期内发生的伤亡。
3. 因劳动者在劳动合同止后发生的伤亡。
4. 因劳动者在非全日制用工期间发生的伤亡。
5. 因劳动者在岗前体检中发现患有疾病的。
6. 因劳动者在岗前体检中发现患有疾病,但未及时治疗的。
7. 因劳动者在岗前体检中发现患有疾病,但未告知企业的。
8. 因劳动者在岗前体检中发现患有疾病,企业已告知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
9. 因劳动者在岗前体检中发现患有疾病企业已安排劳动者从事其他工作的。
正确判断工伤,应遵循以下步骤:
1. 熟悉事故经过:详细调查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起因、过程和结果。
2. 确定受伤部位和程度:通过医疗诊断,确定劳动者受伤的部位和程度。
3. 分析事故原因:分析事故发生的原因判断是不是与工作有关。
4. 依据法律法规和政策:依照法律法规和政策,判断是不是合工伤认定的条件。
5. 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在认定工伤时,要综合考虑劳动者、企业和相关方面的合法权益。
工伤认定是保障劳动者权益的关键环节。熟悉哪些情况不属于工伤,有助于劳动者和企业正确判断和应对工伤事宜,维护双方合法权益。在实际操作中,应遵循法律法规和政策,客观公正地认定工伤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创造良好条件。
编辑:2024因工受伤-合作伙伴
本文链接:http://www.tsxnews.com.cn/2024falv/gspcyingong/368388.html
上一篇:有哪些情况不能被认定工伤呢:2018年9种不可认定为工伤的情形汇总
下一篇:有哪些情况不能认定工伤事故:工伤责任与工伤认定的排除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