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工伤保险制度日益完善为广大劳动者提供了要紧的保障。在工伤认定期间有些表现造成的伤害并不能被认定为工伤。本文将从法律规定出发,探讨哪些行为造成的伤害不能认定为工伤,以及工伤认定排除的具体情形。
依据我国《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六条规定,以下几种行为造成的伤害不能认定为工伤:
1. 因犯罪或违反治安管理伤亡的。这类行为主要涵故意犯罪、过失犯罪以及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犯罪行为本身就触犯了法律,故此造成的伤害不能认定为工伤。
2. 醉酒引起伤亡的。饮酒过量容易致使意外事故 醉酒状态下造成的伤害不能认定为工伤。
3. 自残或自杀的。自残或自杀行为是个人主动选择的结果,与工作无关,由此不能认定为工伤。
4.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如因战争、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因素引起的伤害,也不能认定为工伤。
以下几种情形虽然与工作有关,但依据法律规定,也不能认定为工伤:
1. 工作期间,因个人起因引起的伤害。如劳动者在工作期间,因私人纠纷与他人发生争执,造成伤害的,不能认定为工伤。
2. 工作期间,因从事与工作无关的活动致使的伤害。如劳动者在工作时间,擅自离岗从事其他活动造成伤害的,不能认定为工伤。
3. 工作期间,因劳动者自身疾病引发的伤害。如劳动者在工作期间,因自身疾病发作致使的伤害,不能认定为工伤。
4. 工作期间,因劳动者故意或重大过失致使的伤害。如劳动者在工作中,因故意操作不当或重大过失引起伤害的,不能认定为工伤。
1. 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工伤认定排除规定,有助于避免滥用工伤保险待遇,保障真正需要帮助的工伤劳动者得到赔偿。
2. 促进企业安全生产。企业应严格遵守法律规定加强安全生产管理预防工伤事故的发生。工伤认定排除规定,有助于提升企业安全生产意识。
3. 规范工伤保险基金管理。工伤认定排除规定,有助于合理采用工伤保险基金,保证基金的可持续运行。
4. 引导劳动者树立正确价值观。工伤认定排除规定有助于引导劳动者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和价值观自觉遵守法律法规,珍惜生命。
工伤认定排除规定是我国工伤保险制度的必不可少组成部分。明确界定非工伤伤害行为类型,有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企业安全生产,规范工伤保险基金管理,引导劳动者树立正确价值观。在实际操作中各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要严格依法行政,公正、公平、公正地解决工伤认定案件,为劳动者提供有力的保障。
编辑:2024因工受伤-合作伙伴
本文链接:http://www.tsxnews.com.cn/2024falv/gspcyingong/368337.html
上一篇:工伤认定标准:哪些情况下员工可被判定为工伤及所需证明材料全解析
下一篇:'工伤认定中哪些情形不被视为工伤的法定前提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