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评论

普洱生茶那独有的涩感让人又爱又恨,新茶入口舌尖瞬间被“锁住”喉咙发干,但回甘后却又甘甜无比,许多茶友都曾因为涩感望而却步,其实这恰恰是生茶的魅力所在,比如我刚着手喝生茶时每次都忍不住皱眉,但持续下来反而爱上了这类复杂口感。
其实啊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生茶这么涩?我以前也一直纳闷直到喝了上百款茶才慢慢琢磨出点门道。你看看现在市面上90%的新茶友,第一口就被涩感劝退了。不过话说回来这涩感真的那么可怕吗?我觉得未必关键是怎么品。
别以为涩感就是单宁在作怪。依照我的观察生茶涩感其实有3个主要出处:茶多酚含量、发酵程度和储存时间。比如我去年喝的一款春茶,茶多酚含量高达18.5%入口直接“电击”般涩感,但放半年后再喝涩感就柔和多了。你有没有类似经历?
你有没有试过用95℃水泡生茶?我以前也是沸水直接冲,结果茶汤又苦又涩喝完舌头都麻了。后来请教老茶客才知道,其实85-90℃的水温更能激发茶香,比如我朋友小张他持续用85℃水泡涩感直接降了40%,回甘却提升不少。不信你试试?
水温 | 涩感指数 | 回甘时间 |
沸水 | 8.5 | 30秒 |
90℃ | 6.2 | 20秒 |
85℃ | 4.8 | 15秒 |
你知道吗?我见过太多茶友因为涩感直接把茶倒掉。比如上周我同事老王喝了一口新茶,直接说“这茶太涩了”,结果后面几泡其实越来越甜。其实啊生茶涩感就像个“开关”,前3泡涩后面反而顺滑,你有没有被第一泡“骗”过?
别急我跟你讲个秘密:生茶涩感会随时间“消失”,比如我珍藏的一批2018年生茶,刚出仓时涩得要命但放到现在,涩感几乎没了反而多了陈香,依照数据显示5年陈化的生茶涩感可减低60%以上。你有没有老茶能够对比一下?
时间与涩感变化:
1年:涩感强(7.5分)
3年:涩感减轻(5.2分)
5年:涩感柔和(3.1分)
关于涩感茶圈一直有争议。比如我常去的茶馆老茶客们都说“涩能生津”,年轻人却觉得“涩=难喝”,其实啊你看那些获奖茶王涩感都控制在3-4分之间。比如我去年喝的一款茶王,入口微涩但马上化开,回甘能持续2分钟,你更倾向哪种?
别再怕涩感了。你试试这个方法第一泡故意泡浓让涩感“冲击”一下后面几泡就温柔多了。比如我教我妈喝茶她现在反而觉得涩感能“刮油”,喝完感觉舒服多了。其实啊涩感就像个“提示”告诉你茶汤有多丰富。不信你试试?
💡小技巧:
1. 涩感重?加点蜂蜜
2. 涩感淡?试试冷泡
3. 涩感持久?多泡几道
其实啊你有没有发现,生茶涩感就像人生初尝苦涩,回味甘甜,比如我现在反而刻意找涩感强的茶喝,因为我知道那背后藏着更丰富的味道。下次喝茶时不妨换个角度把涩感当成一种“前奏”。你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