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向城市成为打工族的一员。他们在为城市建设和发展作出贡献的同时也面临着工作进展中的种种风险。打工受伤现象时有发生怎么样保障这些受伤者的合法权益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点。本文将结合打工受伤的赔偿标准为大家详细介绍工伤赔偿新规,以帮助打工受伤者更好地维护自身权益。
依照《工伤保险条例》规定,打工受伤者的医疗费用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医疗费用包含:挂号费、诊疗费、住院费、医疗器具采用费、费、复治疗费等。需要关注的是,医疗费用理应在工伤保险基金规定的范围内支付。
误工费是指打工受伤者在治疗期间,因无法正常工作而致使的收入损失。误工费的计算标准为:受伤者受伤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收入。误工费依照实际治疗时间计算,最长不超过12个月。
护理费是指打工受伤者在治疗期间需要专人护理的费用。护理费的计算标准为:受伤者受伤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收入的50%。护理费依照实际护理时间计算,最长不超过12个月。
残疾赔偿金是指打工受伤者因工伤造成残疾,遵循残疾等级给予的赔偿。残疾赔偿金的计算标准为:受伤者受伤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收入乘以残疾等级对应的赔偿比例。残疾等级分为一级至十级,赔偿比例分别为100%、90%、80%、70%、60%、50%、40%、30%、20%、10%。
打工受伤者因工伤死亡,其家属可请求支付丧葬费。丧葬费的计算标准为:受伤者受伤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收入的6个月。
死亡赔偿金是指打工受伤者因工伤死亡,依照死亡赔偿金计算标准给予的赔偿。死亡赔偿金的计算标准为:受伤者受伤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收入乘以20年。不满20年的,遵循实际年龄计算。
打工受伤者理应在发生工伤事故后30日内,向所在单位或是说社会保险行政部门申请工伤认定。单位应该在事故发生后15日内向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报告。
申请工伤认定时,应该提交以下证据材料:工伤事故报告、医疗证明、工资证明、身份证明等。
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收到工伤认定申请后,理应在15日内作出工伤认定决定。对认定为工伤的,应该发给工伤认定决定书。
工伤认定决定书生效后,打工受伤者可向单位或工伤保险基金申请赔偿。单位理应在收到赔偿申请之日起15日内支付赔偿金。单位拒绝支付或是说逾期支付的受伤者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各级和社会各界要加强对《工伤保险条例》等法律法规的传,增强打工者对工伤赔偿权益的认识。
用人单位要建立健全工伤赔偿制度保障打工受伤者的合法权益。
用人单位要加强工伤预防工作,定期对员工实行安全培训,减低工伤事故发生的风险。
部门要加强对用人单位的监管力度,促用人单位履行工伤赔偿责任。
打工受伤者的权益保障是一项必不可少的社会难题。只有全社会共同关注和努力,才能让打工受伤者得到应有的赔偿,让他们在遭受工伤时感受到关爱和支持。工伤赔偿新规的实,将为打工受伤者提供更加有力的法律保障。
编辑:2024因工受伤-合作伙伴
本文链接:http://www.tsxnews.com.cn/2024falv/gspcyingong/348857.html
下一篇:工伤认定新标准:打工受伤如何判定工伤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