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打工者群体的权益保障日益受到重视。工伤事故作为打工期间常见的难题怎么样认定工伤事故责任、明确法律责任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本文将从工伤认定的标准、工伤事故责任的划分以及法律责任的具体归属等方面探讨打工中怎样去明确工伤事故法律责任。
工伤认定是指对打工者在工作中遭受伤害的事故依法判断其是不是属于工伤的过程。依据我国《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工伤认定应遵循以下标准:
(1)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起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2)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等意外伤害的;
(3)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外出期间受到伤害或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4)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
(5)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突发疾病死亡的,或是说在48小时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
(6)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的;
(7)职工原在军队服役,因战、因公负伤致残,已取得革命伤残军人证,到用人单位后旧伤复发的。
工伤认定程序涵以下步骤:
(1)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是说遵循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的,用人单位理应在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用人单位未遵循前款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工伤职工或是说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是说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2)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收到工伤认定申请后,理应依法实审查,对合工伤认定条件的,理应自收到申请之日起15日内作出工伤认定的决定,并书面通知申请工伤认定的职工或是说其直系亲属和该职工所在单位。
(3)对不合工伤认定条件的,应该书面通知申请工伤认定的职工或是说其直系亲属和该职工所在单位。
用人单位作为劳动关系的主体,对工伤事故承担以下责任:
(1)为职工参加工伤保险,缴纳工伤保险费;
(2)保障职工的安全与健,对职工实行安全教育和培训;
(3)在职工发生工伤事故时,及时救治、妥善解决;
(4)依照规定支付工伤职工的工伤待遇。
职工在工伤事故中承担以下责任:
(1)遵守劳动律服从管理;
(2)正确采用劳动防护用品;
(3)发现事故隐患及时报告。
用人单位在工伤事故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法承担法律责任:
(1)未依照规定参加工伤保险,缴纳工伤保险费的;
(2)未依据规定对职工实安全教育和培训的;
(3)未依照规定保障职工的安全和健的;
(4)未依据规定及时救治、妥善解决工伤事故的。
职工在工伤事故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法承担法律责任:
(1)故意制造事故伤害的;
(2)故意隐瞒事故真相的;
(3)违反劳动律,引起事故发生的。
工伤事故认定与责任归属是保障打工者权益的关键环节。明确工伤事故的法律责任,有助于维护打工者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用人单位和职工都应该依法履行各自的责任,共同营造一个安全、健的劳动环境。同时和社会各界也应关注打工者权益保障疑惑,为打工者提供更多关爱和支持。
编辑:2024因工受伤-合作伙伴
本文链接:http://www.tsxnews.com.cn/2024falv/gspcyingong/348924.html
下一篇:工伤事故赔偿认定全攻略:打工过程中工伤鉴定与赔偿步骤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