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在我国,打工者因工作起因受到伤害,可依法获得相应的工伤赔偿。本文将详细介绍工伤赔偿标准及需求赔偿的流程,帮助打工者理解自身的权益,合理维护本人的利益。
工伤医疗费涵治疗工伤所需的挂号费、检查费、治疗费、药费、住院费等。工伤医疗费由用人单位承担,工伤职工在治疗期间,用人单位应该支付其原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
伤残赔偿金依照工伤职工的伤残等级确定,分为一级至十级。伤残赔偿金的标准如下:
(1)一级伤残:本人工资的90%;
(2)二级伤残:本人工资的85%;
(3)三级伤残:本人工资的80%;
(4)四级伤残:本人工资的75%;
(5)五级伤残:本人工资的70%;
(6)六级伤残:本人工资的65%;
(7)七级伤残:本人工资的60%;
(8)八级伤残:本人工资的55%;
(9)九级伤残:本人工资的50%;
(10)十级伤残:本人工资的45%。
残疾生活补助费依照工伤职工的伤残等级确定标准如下:
(1)一级伤残:本人工资的40%;
(2)二级伤残:本人工资的35%;
(3)三级伤残:本人工资的30%;
(4)四级伤残:本人工资的25%;
(5)五级伤残:本人工资的20%;
(6)六级伤残:本人工资的15%;
(7)七级伤残:本人工资的10%;
(8)八级伤残:本人工资的5%;
(9)九级伤残:本人工资的3%;
(10)十级伤残:本人工资的2%。
工伤职工因工死亡其直系亲属可领取丧葬补助金,标准为本人工资的6个月。
工伤职工因工死亡其供养亲属可领取抚恤金,标准如下:
(1)配偶:本人工资的40%;
(2)子女:每人每月本人工资的20%;
(3)母:每人每月本人工资的20%。
工伤发生后,职工应该及时向用人单位报告并告知单位相关情况。用人单位应在24小时内向劳动保障部门报告。
工伤职工或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可向劳动保障部门申请工伤认定。申请时应提交以下材料:
(1)工伤认定申请表;
(2)工伤职工的身份证明;
(3)医疗机构出具的工伤诊断证明;
(4)与工伤有关的其他证据。
劳动保障部门收到工伤认定申请后理应在15日内作出是不是认定为工伤的决定。认定为工伤的,通知用人单位和工伤职工;不认定为工伤的,书面通知申请人和用人单位。
工伤认定后,工伤职工或是说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可向劳动保障部门申请赔偿。申请时应提交以下材料:
(1)工伤赔偿申请表;
(2)工伤认定决定书;
(3)医疗机构出具的工伤治疗费用清单;
(4)与工伤赔偿有关的其他证据。
劳动保障部门收到赔偿申请后理应在30日内作出赔偿决定。赔偿决定生效后,用人单位理应在15日内支付赔偿金。
用人单位不履行赔偿决定的工伤职工或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行。
工伤赔偿是保障打工者权益的要紧措。理解工伤赔偿标准和需求赔偿流程,有助于打工者在遭遇工伤时,合理维护本人的合法权益。在实际操作中,打工者应该及时报告工伤,申请工伤认定和赔偿,同时用人单位也应履行法定义务,为工伤职工提供应有的赔偿。只有双方共同努力,才能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
编辑:2024工伤-合作伙伴
本文链接:http://www.tsxnews.com.cn/2024falv/gspcgongshang/348856.html
下一篇:工伤认定全解析:打工受伤如何判断是否属于工伤及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