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外出打工。打工期间受伤的情况时有发生怎样去准确判定受伤是不是构成工伤以及怎么样需求赔偿成为打工者普遍关注的疑问。本文将围绕工伤认定的标准及应对方法为广大打工者提供一份实用的指南。
工伤,是指在工作进展中,由于工作起因受到的伤害或患职业病。工伤认定是指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对劳动者在工作中受到的伤害是不是属于工伤实认定。
工伤认定首先需要满足三个基本条件:工作时间、工作场所和因工作原因。具体而言,以下情况可认定为工伤:
(1)在工作时间内,涵正常工作时间、加班时间、工作休息时间等,受到的伤害;
(2)在工作场所包含公司、工厂、工地等,受到的伤害;
(3)因工作原因,如工作进展中发生意外、工作环境造成疾病等。
依据《工伤保险条例》规定,以下情况属于工伤:
(1)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的伤害;
(2)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收尾性工作受到的伤害;
(3)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等意外伤害;
(4)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是说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
(5)在工作进展中,患职业病的;
(6)在工作期间,因工作原因受到放射性、化学性、生物性等有有害物质的伤害;
(7)在工作进展中,因工作原因受到高、低等恶劣天气条件的伤害;
(8)在工作期间,因工作原因受到其他意外伤害。
以下情况不属于工伤:
(1)故意犯罪;
(2)醉酒或吸;
(3)自残或是说自杀;
(4)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打工者在受伤后,应及时收集以下证据:
(1)事故现场照片、视频等;
(2)同事、工友的证言;
(3)医疗机构出具的病历、诊断证明等;
(4)工作场所的相关证明材料。
打工者应在受伤后30日内,向所在单位或是说当地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交工伤认定申请。申请时应提供以下材料:
(1)工伤认定申请表;
(2)身份证、劳动合同等证明材料;
(3)医疗机构出具的病历、诊断证明等;
(4)其他相关证据。
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在收到工伤认定申请后,应在15日内作出工伤认定决定。认定为工伤的,将通知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不认定为工伤的,将书面通知劳动者。
认定为工伤的,打工者可以享受以下赔偿:
(1)医疗费、复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
(2)停工留薪期间工资;
(3)一次性伤残补助金;
(4)一次性医疗补助金;
(5)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
(6)护理费、辅助器具费等。
(1)理解政策:打工者应理解关于工伤认定的法律法规,为本人 提供法律依据。
(2)及时申请:受伤后及时向单位或社会保险行政部门申请工伤认定,以免错过申请期限。
(3)收集证据:妥善保管与工伤有关的证据为工伤认定和赔偿提供有力支持。
(4)寻求专业帮助:在工伤认定和赔偿期间,如遇到困难,可寻求律师等专业人士的帮助。
打工受伤是否构成工伤,需要按照工伤认定的标准和程序实行判定。打工者应掌握相关政策,积极 ,为本人争取应有的赔偿。同时用人单位也应加强对员工的安全培训预防工伤事故的发生。
编辑:2024工伤-合作伙伴
本文链接:http://www.tsxnews.com.cn/2024falv/gspcgongshang/348915.html
下一篇:打工怎么认定工伤事故等级及等级高低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