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认定是劳动者在工作中遭受意外伤害后依法享受工伤保险待遇的前提。在实际操作中有时工伤认定受阻使得劳动者无法顺利获得赔偿。本文将围绕工伤认定受阻的情况,解析工伤赔偿流程与 途径,帮助劳动者理解怎样去索赔。
(1)劳动者未在规定时间内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2)劳动者提供的证据不足,无法证明事故发生在工作进展中。
(3)劳动者在工作中存在违法表现,如违反操作规程、茶后作业等。
(4)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的劳动合同中存在不合法条款,如“自愿放弃工伤认定”等。
(1)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劳动者故意造成的伤害。
(2)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劳动者因犯罪表现致使的伤害。
(3)劳动者在工作时间外,因个人原因受到的伤害。
(4)劳动者在上下班途中,因非交通事故造成的伤害。
在工伤认定受阻的情况下,劳动者应首先补充证据,如工作证明、同事证言、监控录像等以证明事故发生在工作进展中。 劳动者可重新向当地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若是工伤认定仍然无法通过劳动者可申请劳动能力鉴定。劳动能力鉴定是对劳动者因工作原因造成的身体损伤程度实行评估,以确定劳动者是不是丧失劳动能力及丧失程度。
在劳动能力鉴定结果出来后,要是劳动者对鉴定结果有异议,可以在收到鉴定结论之日起15日内向劳动仲裁委员会提起仲裁。劳动仲裁委员会将依法审理案件作出裁决。
若是劳动者对劳动仲裁结果不服,可以在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人民法院将依法审理案件,作出判决。
(1)劳动者在发生工伤后,应及时向用人单位报告,并申请工伤认定。
(2)用人单位在收到工伤认定申请后,应在15日内向当地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3)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在收到工伤认定申请后,应在60日内作出工伤认定决定。
(4)劳动者在工伤认定通过后,能够申请劳动能力鉴定。
(5)依照劳动能力鉴定结果,劳动者可依法享受工伤保险待遇。
(1)劳动者可向当地劳动监察部门投诉,需求用人单位履行工伤赔偿责任。
(2)劳动者可申请劳动仲裁,请求用人单位承担工伤赔偿责任。
(3)劳动者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用人单位承担工伤赔偿责任。
工伤认定受阻并不意味着劳动者无法获得赔偿。在熟悉工伤赔偿流程与 途径的基础上劳动者应积极采用措,维护本人的合法权益。同时用人单位也应依法履行工伤赔偿责任保障劳动者的权益。在全社会共同努力下,工伤认定与赔偿工作将更加规范,劳动者权益将得到更好保障。
编辑:2024因工受伤-合作伙伴
本文链接:http://www.tsxnews.com.cn/2024falv/gspcyingong/3768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