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认定是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的必不可少环节对受害者及其家庭具有要紧意义。本文将结合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全面梳理可认定工伤的各类情形与条件帮助大家更好地熟悉工伤认定标准和范围。
1. 工伤定义:工伤是指在工作期间因工作起因受到的伤害、疾病或死亡。
2. 工伤认定的原则: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及时准确。
(1)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起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2)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等意外伤害的。
(3)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起因突发疾病死亡或在48小时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
(4)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
(5)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职业病危害的。
(6)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其他伤害的。
(1)伤害发生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
(2)伤害原因与工作有关。
(3)伤害程度达到一定程度。
1. 工伤等级:依照《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标准》,将工伤分为十个等级从一级到十级,伤残程度逐渐减轻。
2. 工伤认定标准:主要涵以下几方面:
(1)工伤事故的性质:是不是属于工作原因。
(2)工伤事故的地点:是不是在工作场所内。
(3)工伤事故的时间:是不是在工作时间内。
(4)工伤事故的伤害程度:是否达到认定工伤的标准。
1. 工作时间:涵正常工作时间、加班时间、值班时间等。
2. 工作场所:包含公司、工厂、工地、矿山等。
3. 工作原因:涵工作期间的操作、工作环境、工作条件等。
4. 事故伤害:涵意外伤害、职业病、突发疾病等。
1. 自愿加班:在工作时间之外,劳动者自愿加班,发生的伤害不认定为工伤。
2. 操作:劳动者在违反操作规程的情况下,发生的伤害不认定为工伤。
3. 自伤自杀:劳动者自伤自杀,不认定为工伤。
4. 犯罪表现:劳动者因犯罪行为受到的伤害,不认定为工伤。
工伤认定是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的要紧措。通过全面梳理可认定工伤的各类情形与条件,有助于升级工伤认定工作的准确性和公正性。劳动者在遇到工伤疑问时,理应理解相关法律法规,合理维护本人的权益。同时用人单位也理应加强对工伤预防和管理,切实保障劳动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
编辑:2024因工受伤-合作伙伴
本文链接:http://www.tsxnews.com.cn/2024falv/gspcyingong/2613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