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伤事故的发生率也在逐渐上升。在实际工作中部分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未有依照规定缴纳工伤保险引起工伤事故发生后赔偿、责任认定及等级评定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本文将针对没交保险情况下工伤事故的认定、赔偿、责任、等级及申请认定方法实行详细解析。
工伤事故是指在工作期间因工作起因受到的伤害、疾病或死亡。按照《工伤保险条例》规定,工伤事故涵以下几种情况:
(1)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起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2)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等意外伤害的;
(3)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起因突发疾病死亡或是说在48小时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
(4)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
(5)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职业病伤害的。
在木有缴纳工伤保险的情况下,工伤事故的认定仍需参照《工伤保险条例》的相关规定。劳动者应该提供以下证据:
(1)工作证明:证明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
(2)事故证明:证明事故发生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且因工作原因造成伤害;
(3)医疗证明:证明劳动者因事故受到的伤害或疾病;
(4)其他相关证据:如目击证人的证言、监控录像等。
在木有缴纳工伤保险的情况下,工伤事故赔偿项目主要包含以下几项:
(1)医疗费用:包含治疗工伤所需的挂号费、检查费、治疗费、药费、住院费等;
(2)误工费:遵循劳动者受伤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计算,误工期为治疗期间;
(3)护理费:按照伤情严重程度,依照当地护理费标准计算;
(4)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依据伤残等级,遵循劳动者受伤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计算;
(5)一次性医疗补助金:按照伤残等级,遵循劳动者受伤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计算;
(6)一次性就业补助金:依照伤残等级,依照劳动者受伤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计算。
赔偿标准参照《工伤保险条例》及当地相关规定实。需要留意的是,在未有缴纳工伤保险的情况下,赔偿金额由用人单位承担。
在未有缴纳工伤保险的情况下用人单位对工伤事故承担以下责任:
(1)及时救治受伤劳动者,并承担医疗费用;
(2)依照赔偿标准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3)对劳动者实行复治疗和职业复;
(4)对劳动者实就业安置。
劳动者在工伤事故中,如存在以下情况,应该承担相应责任:
(1)故意制造事故或扩大事故损失;
(2)违反操作规程,引起事故发生;
(3)未依照规定佩劳动防护用品引起事故发生。
工伤事故等级分为一级至十级,依据劳动者受伤程度和劳动能力丧失情况确定。在不存在缴纳工伤保险的情况下,工伤事故等级的认定参照《劳动能力鉴定标准》行。劳动者可向当地劳动能力鉴定机构申请鉴定。
劳动者在发生工伤事故后,理应向用人单位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并提交以下材料:
(1)工伤认定申请表;
(2)工作证明;
(3)事故证明;
(4)医疗证明;
(5)其他相关证据。
(1)劳动者向用人单位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2)用人单位在收到申请后15日内,向当地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3)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在收到申请后60日内对工伤事故实调查核实,并作出工伤认定决定;
(4)劳动者对工伤认定决定不服的,可在收到决定书之日起15日内向上一级社会保险行政部门申请行政复议;
(5)劳动者对行政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收到决定书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在木有缴纳工伤保险的情况下,工伤事故的认定、赔偿、责任、等级及申请认定方法与缴纳了工伤保险的情况有所不同。劳动者在发生工伤事故后,应该及时熟悉相关规定,合理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同时用人单位也理应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为劳动者缴纳工伤保险,保证劳动者在发生工伤事故时得到及时赔偿。
编辑:2024工伤-合作伙伴
本文链接:http://www.tsxnews.com.cn/2024falv/gspcgongshang/382093.html
上一篇:未缴纳保险情况下工伤事故认定及处理指南:涵工伤认定、赔偿与法律途径
下一篇:工伤赔偿:未缴纳保险情况下如何认定与索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