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认定工伤诉讼:时效规定、能否提起民事诉讼及直接起诉赔偿法院要求
在我国工伤事故频发工伤认定和赔偿难题日益引起社会关注。在工伤认定期间往往会出现部分工伤未认定的情况。那么未认定工伤的诉讼时效是多少?能否提起民事诉讼?本文将对这些疑问实探讨。
诉讼时效是指权利人在法定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就会失去请求法院保护其权利的法律效力。在工伤赔偿案件中诉讼时效对维护当事人权益具有要紧意义。
依照《人民劳动法》第八十六条规定:“劳动者因工伤、职业病需要赔偿的,应该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起一年内,向用人单位提出工伤认定申请。”据此,未认定工伤的诉讼时效为一年。
需要留意的是,工伤认定申请的期限为一年,但工伤赔偿请求的诉讼时效为三年。也就是说即使工伤认定未通过,劳动者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起三年内,仍有权向法院提起工伤赔偿诉讼。
民事诉讼是指当事人因民事权益纠纷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法院依法保护其合法权益的活动。
依据《人民劳动法》和《人民侵权责任法》的相关规定,劳动者在工伤事故中受到损害,有权向用人单位提起侵权责任诉讼。即使工伤认定未通过劳动者仍然可以依据侵权责任法的规定,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但是未认定工伤的民事诉讼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1)劳动者能够证明工伤事故的发生及本人在事故中受到的损害;
(2)劳动者能够证明用人单位存在过错,如未采纳安全防护措等;
(3)劳动者能够证明工伤事故与损害结果之间具有因果关系。
直接起诉赔偿是指劳动者在工伤认定未通过的情况下,直接向法院提起工伤赔偿诉讼。
(1)劳动者应该提供工伤事故的相关证据,如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起因等;
(2)劳动者应该提供本身在事故中受到的损害程度的证据,如病历、鉴定报告等;
(3)劳动者应该提供用人单位存在过错的证据,如未选用安全防护措、未履行安全生产责任等;
(4)劳动者应该提供工伤事故与损害结果之间具有因果关系的证据;
(5)劳动者理应提供工伤赔偿的相关法律依据,如《人民劳动法》、《人民侵权责任法》等。
未认定工伤的诉讼时效为一年,劳动者在工伤认定未通过的情况下,能够提起民事诉讼。在直接起诉赔偿时,劳动者需要提供充分的证据,以满足法院的需求。工伤赔偿疑问涉及劳动者权益,劳动者在 进展中应充分熟悉相关法律法规,合理行使权利,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本文共1500字右,已自动排版)
编辑:2024工伤-合作伙伴
本文链接:http://www.tsxnews.com.cn/2024falv/gspcgongshang/3743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