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赔偿是劳动者在工作中遭受意外伤害或职业病时依法获得的一种社会保障。在实际工作中部分用人单位并未依法为员工缴纳工伤保险。那么在这类情况下未缴纳工伤险的用人单位能否认定工伤?工伤赔偿又该怎样去实行?本文将围绕这些疑惑为您详细解答。
二、没交无限能认定工伤吗?
依照我国《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工伤认定应该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1)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起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2)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职责受到等意外伤害的;
(3)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起因突发疾病死亡或在48小时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
(4)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是说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
2. 没交无限能认定工伤吗?
尽管用人单位未缴纳工伤险,但劳动者在工作中遭受伤害合工伤认定条件的仍然可认定工伤。这是因为工伤认定的依据是《工伤保险条例》,而非用人单位是不是缴纳了工伤险。 即使未缴纳工伤险,劳动者也有权申请工伤认定。
三、未缴工伤险怎样赔偿?
在用人单位未缴纳工伤险的情况下,工伤赔偿的责任主体仍然是用人单位。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用人单位未依法参加工伤保险的,应该承担以下赔偿责任:
(1)支付工伤医疗费用;
(2)支付工伤职工的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
(3)支付工伤职工的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一次性工亡补助金。
未缴纳工伤险的用人单位在赔偿时,应依照以下标准实行:
(1)工伤医疗费用:依照实际发生的医疗费用支付,涵挂号费、医疗费、药费、治疗费、复费等;
(2)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按照伤残等级,按照本人工资的一定比例支付,更高不超过本人工资的10倍;
(3)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依据本人工资的一定比例支付,更高不超过本人工资的6个月;
(4)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依照本人工资的一定比例支付,更高不超过本人工资的6个月;
(5)丧葬补助金:遵循当地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6个月计算;
(6)供养亲属抚恤金:依照当地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一定比例支付,更高不超过本人工资的40%;
(7)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按照当地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20倍支付。
(1)劳动者在工作期间发生事故伤害,应及时向用人单位报告;
(2)用人单位理应在事故发生后30日内,向所在地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3)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在收到工伤认定申请后,应该在15日内作出工伤认定决定;
(4)劳动者对工伤认定决定不服的,可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
(1)劳动者在申请工伤认定时,应该提供以下材料:事故伤害报告、医疗机构出具的病情诊断证明、本人身份证、劳动合同等;
(2)用人单位在收到工伤认定申请后,应该积极配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实调查核实;
(3)劳动者在工伤认定进展中,应该如实提供有关情况,不得隐瞒事实真相。
即利用人单位未缴纳工伤险,劳动者在工作中遭受伤害,合工伤认定条件的,仍然可以认定工伤。在赔偿方面,用人单位应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劳动者在申请工伤认定和赔偿期间,应熟悉相关法律法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同时用人单位应该依法参加工伤保险,确信劳动者的工伤权益得到保障。
编辑:2024工伤-合作伙伴
本文链接:http://www.tsxnews.com.cn/2024falv/gspcgongshang/382368.html
上一篇:'工伤险未缴纳,工伤赔偿费用如何计算与承担'
下一篇:未缴纳工伤保险情况下如何申请工伤认定及赔偿全解析-未缴纳工伤保险的工伤认定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