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人工伤认定流程与地点:详解如何在不同地区办理工伤认定手续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法律的完善,我国对残疾人的权益保障越来越重视。工伤认定是保障残疾人权益的必不可少环节。那么残疾人怎么样在不同地区办理工伤认定手续呢?本文将为您详解残疾人工伤认定流程与地点以及相关费用和赔偿标准。
在我国,工伤认定工作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以下简称“人社部门”)负责。残疾人申请工伤认定,应向所在单位或是说本人居住地的人社部门提出申请。
不同地区的工伤认定机构可能有所不同,具体认定地点如下:
(1)城市:残疾人应向所在城市的人社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2)县区:残疾人应向所在县区的人社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3)乡镇:残疾人应向所在乡镇的人社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残疾人申请工伤认定需提供以下材料:
(1)工伤认定申请表;
(2)劳动者身份证、残疾证、劳动合同等相关证明材料;
(3)医疗机构出具的工伤诊断证明书;
(4)事故现场照片、视频等证据材料。
人社部门收到申请后,将在15日内实行审查。审查内容包含:
(1)申请材料是不是齐全;
(2)是不是合工伤认定的范围和条件。
如需进一步核实情况人社部门将组织调查。调查进展中,残疾人应积极配合。
调查结后人社部门将依照调查情况,对工伤认定申请实行认定。认定结果分为以下几种:
(1)认定为工伤;
(2)不认定为工伤;
(3)部分认定为工伤。
认定结果将在5日内送达给申请人和用人单位。同时认定结果将在人社部门网站上公示。
工伤认定费用由用人单位承担,不得向劳动者收取。
工伤医疗费用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如未参加工伤保险,医疗费用由用人单位支付。
工伤赔偿包含以下内容:
(1)医疗费用;
(2)住院伙食补助费;
(3)护理费;
(4)停工留薪待遇;
(5)一次性伤残补助金;
(6)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
(7)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
赔偿标准按照残疾等级、工资水平等因素确定。具体标准如下:
(1)一级至四级伤残: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为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18个月至24个月;
(2)五级至六级伤残: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为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14个月至16个月;
(3)七级至十级伤残: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为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12个月至8个月。
残疾人工伤认定是保障残疾人权益的要紧环节。理解工伤认定流程与地点,有助于残疾人在发生工伤时,及时申请认定,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同时熟悉工伤赔偿标准有助于残疾人在工伤发生后,合理 。在实际操作中,残疾人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认定地点和流程,保证工伤认定顺利实。
编辑:2024工伤-合作伙伴
本文链接:http://www.tsxnews.com.cn/2024falv/gspcgongshang/378998.html
上一篇:《残疾人企业认定标准:最新规定下如何认定及减免优解析》
下一篇:残疾人在工作中受伤或发病,工伤认定的条件、流程与权益保障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