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认定是劳动者在工作中遭受意外伤害后,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要紧环节。在实际操作中,多劳动者对工伤认定前是不是计入停工留薪期存在疑问。本文将围绕这一话题从劳动者权益的角度实行解析,以期为劳动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按照我国《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七条的规定,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依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的,用人单位应该在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在此期间,用人单位应该支付职工因工伤产生的医疗费用、治疗期间的工资福利等。
工伤认定前劳动者因伤停工的期间,是否计入停工留薪期主要取决于以下两点:
(1)用人单位是否及时提出工伤认定申请。若是用人单位在法定期限内(30日)提出工伤认定申请,那么工伤认定前的停工期间应计入停工留薪期。
(2)劳动者是否具备工伤认定的条件。若是劳动者在工伤认定前已经具备工伤认定的条件,那么停工期间应计入停工留薪期。
劳动者在须要单位支付停工留薪期工资时理应收集以下证据:
(1)事故伤害证明。如:报警记录、医院诊断证明等。
(2)用人单位未及时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证据。如:用人单位出具的书面证明、证人证言等。
劳动者可与用人单位实行协商,须要支付停工留薪期工资。在协商期间,劳动者可提供相关证据,以证明工伤认定前应计入停工留薪期。
假使协商无果,劳动者可以通过以下法律途径 :
(1)向劳动保障部门投诉。劳动保障部门会按照投诉情况,对用人单位实调查促其履行法定义务。
(2)申请仲裁。劳动者可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需求用人单位支付停工留薪期工资。
(3)提起诉讼。若是仲裁不支持劳动者的请求劳动者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工伤认定前停工留薪期的计算,遵循以下方法实:
(1)工伤认定前,劳动者因伤停工的时间。
(2)工伤认定前,劳动者实际治疗的时间。
(3)工伤认定前,劳动者因伤不能从事原工作的期间。
工伤认定前的停工留薪期工资按照以下标准赔偿:
(1)用人单位未及时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遵循劳动者本人工资的100%支付。
(2)用人单位已提出工伤认定申请,但劳动者在工伤认定前不能从事原工作的,遵循劳动者本人工资的70%支付。
工伤认定前是否计入停工留薪期,关系到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劳动者在 进展中,应该充分理解相关法律法规,收集证据采纳合适的法律途径,以保障自身权益。同时用人单位理应依法履行职责及时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切实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只有这样,才能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编辑:2024因工受伤-合作伙伴
本文链接:http://www.tsxnews.com.cn/2024falv/gspcyingong/373699.html
上一篇:未认定工伤是否按照病假算:工资与赔偿处理及工伤性质疑问
下一篇:工伤未认定期间工资权益保障与补偿指南:如何处理、计算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