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人受工伤伤残认定:工伤鉴定流程、待遇及赔偿标准与最新政策解读
在我国残疾人作为社会弱势群体其权益保护一直受到和的高度重视。在职场中残疾人士也享有平等的劳动权益。由于工作环境、条件等起因,残疾人士在工作中遭受工伤的情况也时有发生。本文将为您详细解读残疾人受工伤后的伤残认定流程、待遇及赔偿标准,以及最新政策动态。
1. 受伤报告:残疾人在工作中发生事故受伤后,应及时向用人单位报告,并尽快就医治疗。
2. 申请工伤认定:用人单位应在事故发生后30日内向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若用人单位未准时申请,受伤残疾人可在事故发生后1年内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3. 工伤认定: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收到工伤认定申请后,应在15日内作出工伤认定决定。对认定为工伤的,发给《工伤认定决定书》。
4. 伤残等级鉴定:工伤认定后受伤残疾人应在治疗结后向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申请伤残等级鉴定。
5. 领取伤残等级证书: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应在收到申请后60日内作出鉴定结论发给《劳动能力鉴定证书》。
1. 医疗待遇:残疾人受工伤后,可享受工伤医疗待遇,涵治疗费用、住院费用、复费用等。
2. 伤残待遇:依据伤残等级残疾人可享受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伤残津贴、护理费等。
3. 工伤津贴:工伤津贴标准为本人工资的60%,最长发放期限为24个月。
4. 丧葬补助金:工伤职工因工死亡,其直系亲属可享受丧葬补助金。
5. 抚恤金:工伤职工因工死亡其直系亲属可享受抚恤金。
1. 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依照伤残等级,赔偿标准如下:
一级伤残:本人工资的27个月;
二级伤残:本人工资的25个月;
三级伤残:本人工资的23个月;
四级伤残:本人工资的21个月。
2. 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按照伤残等级,赔偿标准如下:
一级伤残:本人工资的10个月;
二级伤残:本人工资的9个月;
三级伤残:本人工资的8个月;
四级伤残:本人工资的7个月。
3. 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按照伤残等级,赔偿标准如下:
一级伤残:本人工资的15个月;
二级伤残:本人工资的13个月;
三级伤残:本人工资的11个月;
四级伤残:本人工资的9个月。
近年来我国对残疾人士的工伤权益保护力度不断加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以下为最新政策动态:
1. 2018年12月2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对《人民残疾人保障法》实了修订,明确了残疾人士在工作中遭受工伤的权益保护。
2. 2019年1月1日起行的《工伤认定办法》对工伤认定程序实了优化简化了申请材料,升级了工伤认定效率。
3. 2020年7月1日起,我国调整了工伤伤残等级鉴定标准,对部分伤残等级实行了调整,提升了赔偿标准。
残疾人士在职场中遭受工伤后,应熟悉相关法律法规,及时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同时用人单位也应切实履行社会责任,保障残疾人士的工伤待遇,共同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编辑:2024工伤-合作伙伴
本文链接:http://www.tsxnews.com.cn/2024falv/gspcgongshang/379199.html
上一篇:残疾人工伤认定标准与流程:全面解析工伤事故鉴定要点及权益保障
下一篇:殴打他人不承认可以处理吗:法律判定及应对拒不承认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