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工伤认定是保障职工合法权益的关键环节。在实际操作中有时会出现工伤认定未通过的情况。本文将针对工伤认定未通过时的补偿政策及申请指南实详细解读,以帮助广大职工熟悉相关政策,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1. 工伤事故不合工伤认定的条件;
2. 职工在事故中存在故意或重大过失;
3. 职工提供的证据不足;
4. 其他不合工伤认定的情况。
对工伤认定未通过但确需治疗的职工,可以依照实际情况依据医疗保险政策给予医疗补助。补助范围涵:住院治疗费用、门诊治疗费用、复费用等。
对工伤认定未通过但停工治疗的职工,用人单位理应依照本人工资的80%支付停工期间的工资补助。补助期限不超过12个月。
对于工伤认定未通过但生活困难的职工,可申请生活补助。生活补助标准由当地依据实际情况确定。
对于工伤认定未通过但确实受到伤害的职工,能够给予一次性补偿。一次性补偿标准由当地按照实际情况确定。
职工在工伤认定未通过后,能够向用人单位或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提交工伤认定未通过补偿申请。
申请工伤认定未通过补偿时需要提交以下材料:
(1)工伤认定未通过决定书;
(2)医疗机构出具的病情诊断证明;
(3)本人身份证、户口本、劳动合同等证明材料;
(4)其他与申请补偿有关的材料。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收到申请后,将对提交的材料实审核。审核通过后,将实行审批。审批通过后,将遵循补偿政策给予相应补助。
补偿款项将直接发放到职工的银行卡上。职工收到补偿款项后理应及时签字确认。
1. 职工在申请工伤认定未通过补偿时,理应如实提供相关材料,不得伪造、篡改、隐瞒事实;
2. 用人单位应该积极配合职工申请工伤认定未通过补偿,不得拒绝或阻挠;
3. 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应该严格依据政策规定,公正、公平、公开地实审核和审批;
4. 职工在工伤认定未通过后,如仍有疑问,能够咨询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
工伤认定未通过时的补偿政策及申请指南为广大职工提供了维护合法权益的途径。在遇到工伤认定未通过的情况时,职工理应理解相关政策,及时申请补偿,为本人争取应有的权益。同时用人单位和社会各界也应关注工伤认定难题,共同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
编辑:2024工伤-合作伙伴
本文链接:http://www.tsxnews.com.cn/2024falv/gspcgongshang/3621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