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认定是保障职工合法权益的关键环节。在实际操作中工伤不认定的情况时有发生。本文将围绕工伤不认定怎样去起诉单位及 途径实行详细解读,帮助工伤职工维护自身权益。
工伤不认定往往有以下几种情况:
- 职工发生事故伤害,但单位未在规定时间内向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报告;
- 社会保险行政部门经调查后,认为职工所受伤害不合工伤认定条件;
- 单位对工伤认定结果不服提起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
工伤职工在以下情况下可起诉单位:
- 单位未在规定时间内向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报告工伤事故;
- 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认定工伤不合事实;
- 单位对工伤认定结果不服,但未在法定期限内提起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
工伤职工在起诉单位前,需要准备以下材料:
- 工伤认定申请表及复印件;
- 事故发生时的相关证据,如现场照片、视频、目击者证言等;
- 医疗机构出具的伤情鉴定书;
- 单位与职工签订的劳动合同;
- 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出具的工伤认定决定书。
工伤职工可向单位所在地的基层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诉讼进展中,需提交以下材料:
- 起诉状及副本;
- 准备好的证据材料;
- 身份证明材料。
法院在收到起诉状后,将实行审查。如合起诉条件,法院将受理案件并依法实审理。审理进展中工伤职工需提供相关证据,证明单位未履行工伤认定职责或认定结果不合事实。
法院审理结后,将依据事实和法律作出判决。如判决单位败诉,单位应依法承担赔偿责任。工伤职工可申请法院强制实行。
工伤不认定起诉单位的赔偿范围包含:
- 医疗费用:包含治疗工伤所需的挂号费、检查费、治疗费、药费、住院费等;
- 误工费:依据工伤职工的工资水平计算;
- 护理费:如工伤职工需要专人护理可需求赔偿护理费;
- 残疾赔偿金:如工伤职工因伤致残,可请求赔偿残疾赔偿金;
- 死亡赔偿金:如工伤职工因伤死亡可须要赔偿死亡赔偿金。
赔偿标准按照以下因素确定:
- 工伤职工的工资水平;
- 工伤职工的伤情严重程度;
- 工伤职工的年龄、家庭状况等。
在实际操作中,部分单位在工伤不认定的情况下有可能主动与工伤职工协商赔偿事宜。以下几种情况单位可能认可赔偿:
如单位未履行安全生产职责,致使职工发生工伤,单位也会主动承认过错并赔偿。
部分单位也会考虑到企业形象,为了避免负面作用,会选择主动赔偿。
在法规政策的压力下,部分单位也会选择与工伤职工协商赔偿。
工伤不认定起诉单位是工伤职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必不可少途径。职工在遇到工伤不认定的情况时,应积极寻求法律援助,通过合法途径 。同时单位也应切实履行安全生产职责,保障职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
编辑:2024因工受伤-合作伙伴
本文链接:http://www.tsxnews.com.cn/2024falv/gspcyingong/362102.html
上一篇:工伤认定不成立时如何通过人身伤害诉讼 :起诉流程、条件及注意事项解析
下一篇:'工伤认定受阻,如何寻求法律途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