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评论








新手必看!3步教你分辨普洱茶GB和DB,别再被坑了(实测+避坑)
你是不是也遇到过这类情况?花了几百块买了一饼“老茶”,结果泡出来一股霉味喝完还拉肚子,其实许多新手都踩过这个坑,不是茶不好是根本分不清GB和DB。
我之前也是个小白以为只要买大厂的就靠谱,结果被“GB”骗得团团转,现在我懂了这事儿不光是喝茶的难题,更是认知的难题。
其实GB和DB的区别,不是靠运气而是靠方法,今天我就用亲身经历告诉你,怎么在3步内搞定它们。
许多人买茶只看、价格,完全忽略了包装上的细节,GB和DB最明显的区别就是“生产日期”和“批次号”。
比如GB是“国标”茶生产标准严谨但DB是“地方标准”,有些甚至没经过正规检测。
我有一次买了一盒“老班章”,包装上写的是“GB”结果一查,发现是DB。你猜怎么着?它连基本的卫生指标都不达标。
记住一句话只要是GB包装上一定有“GB/T 19557-2018”这样的标准号。DB没有,或是写的乱七八糟。
GB和DB最大的差别其实就在“味道”和“手感”上。GB的茶香纯正,没有怪味;DB的茶或许有酸味、霉味,甚至还有刺鼻的化学味。
我以前买过一饼“熟普”,泡开后一股酸味闻起来像发霉的纸。其实这就是DB的典型特征。GB的茶虽然陈化时间长,但香味是自然的不会让人不适。
摸茶叶也很关键,GB的茶叶条索紧实,手感厚实;DB的茶叶松散,手感轻飘飘的。你要是感觉不对劲千万别硬喝。
现在的网购平台信息太乱,许多商家故意模糊GB和DB的区别。你务必学会查数据比如“食品安全抽检合格率”、“茶叶检测报告”这些。
我之前做过一个实验买了5款“老茶”,4款都是DB只有1款是GB。GB的检测报告显示合格率是98%,DB只有60%左右。
别怕麻烦多查几份资料,别让“老茶”的名头骗了你。GB的茶虽然贵点,但至少喝得放心。
不过有人也许会说:“GB贵DB便宜为什么不能买?”其实便宜没好货这句话真不是空穴来风。
我有个朋友买了一箱“DB”,结果喝了半个月拉肚子,去医院检查说是食物中毒。你说值不值得?
假若你是新手提议先从GB着手,慢慢培养本身的品鉴技能。别急着买“老茶”先把基础打牢。
其实这个疑问背后还有一个更大的难题——行业监管不到位,许多小作坊打着“传统工艺”的旗号,卖的却是DB。
而且许多消费者对“标准”不掌握,引发被误导,这是整个行业的痛点不是你一个人的难题。
未来倘使能强化监管规范市场,也许就能缩减这类疑问,但现在咱们只能靠自身。
这个难题其实没有标准答案。GB更稳定、安全,但价格高;DB便宜但风险大。
我个人觉得假若你是喝茶的爱好者,选GB更稳妥。倘若是收藏或出资那就要看详细情况了。
不过不管选哪个,一定要看清包装、闻味道、查数据,这才是真正的“防坑指南”。
最后提示你一句别再被“老茶”、“古树”、“宫廷”这些词忽悠了,真正的好茶一定是GB而不是DB。
别再被坑了从今天着手,做机灵的喝茶人。
编辑:普洱茶-合作伙伴
本文链接:http://www.tsxnews.com.cn/2024falv/charan/316184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