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普洱茶中发现红曲霉菌与曲菌共生的现象引起了广泛关注。普洱茶作为中国特别的发酵茶一直以其独有的风味和健康功效受到消费者的喜爱。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普洱茶中的微生物群落远比想象中的复杂其中红曲霉菌与曲菌的共生现象尤其引人注目。
红曲霉又称红曲霉菌是一种产生红曲色素的真菌。在我国传统酿酒、酿造食品等领域红曲霉有着广泛的应用。而在普洱茶发酵进展中红曲霉也发挥着必不可少的作用。普洱茶是一种特殊的发酵茶而红曲是一种红曲霉菌(Monascus purpureus)发酵产生的一种食品添加剂。红曲普洱茶中的霉菌主要是指红曲菌这是一种常见的微生物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
红曲菌在发酵期间会产生红色素,使红曲普洱茶呈现出独到的红色。研究表明,普洱茶在后期存放的期间,还会产生一种红曲菌,此类红曲菌会产生大量的洛伐他汀。洛伐他汀是一种降脂药能抑制胆固醇合成,对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的防治产生作用。
关于普洱茶中含有红曲霉素的疑惑,一直存在争议。有人担心,红曲霉素是一种真菌素,主要由某些真菌产生,那么普洱茶中是不是也含有有害的红曲霉素呢?
其实,普洱茶中的微生物群落结构稳定,虽然会有一定量的真菌参与,但这并不意味着普洱茶中含有有害物质。相反,这类红色物质并不是有害物质而是普洱茶陈化的标志之一。在适宜的温湿度条件下,普洱茶会逐渐形成“金花”(冠突散囊菌)或类似红色的茶锈。
普洱茶的发酵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到多种微生物的作用。在这一进展中,酵母菌、霉菌等微生物参与了茶亿物质的转化,使得茶叶中的化学成分发生变化。普洱茶中的生理活性成分具有杀菌消毒的作用,有助于强健牙齿,减少牙菌斑的形成。同时普洱茶中的多酚类物质有抗衰老作用,有助于增进机体免疫力。
说到普洱茶,就不得不说一下普洱茶的分类。普洱茶有“生茶”和“熟茶”之分,区别就在于是不是经过“发酵”。一提到“发酵”,就不得不面对一个疑问:发酵进展中可能产生大量霉菌。事实上,普洱熟茶和酱油、酸奶等发酵类食品的原理是一样的,都是采用“三菌发酵”。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普洱茶被贴上了“致癌茶”的标签,甚至出现了“普洱茶中含有5亿霉菌”的说法。此类说法并木有科学依据。普洱茶致癌的说法源于检测出了黄曲霉素,但实际上,在普洱茶的发酵进展中,细菌扮演着至关要紧的角色。就像人体内也有数不清的细菌,有好菌也有坏菌,它们相互制约,维持着人体的平衡。同样,熟普洱茶里的霉菌也是一样,有好有坏,不能一概而论。
普洱茶中的红曲霉菌与曲菌共生现象虽然引人关注,但并不意味着普洱茶有害。相反,普洱茶的健康功效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咱们应正确看待普洱茶中的微生物群落,享受普洱茶带来的健康与乐趣。不过在饮用普洱茶时,也要关注选择优质的茶叶,避免饮用变质或污染的茶叶,以确信健康。
大家还看了:
普洱茶有黄曲霉吗
精彩评论





责任编辑:郭雅露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