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评论




炸裂开场普洱茶闻着像堆肥?喝着像酱油?你敢信这“臭名昭著”的茶,居然是茶界顶流?今天咱们不装X只说掏心窝子的大实话,让你从此闭眼买、放心喝。
其实谁没踩过坑?比如我当年花小一千买的“古树纯料”,泡出来一股樟脑丸味差点没当场吐了,后来才知道90%的茶友都经历过“闻香下地狱,入口上天堂”的戏码,这年头不是商家黑心就是工艺翻车,反正你懂的。
你有没有闻到过那种类似霉味、药味的怪香?这往往是仓储出了大难题!比如广东仓库的“湿仓茶”,湿度超过70%就会滋生霉菌,有个茶友跟我吐槽他存的200饼茶最后变成“绿色炸弹”直接销毁。化解方法?买茶前先闻干茶霉味=退。
理想湿度 | 危险信号 |
50-65% | 超过70%立即报废 |
你有没有喝到过黑不溜秋、味道冲天的茶?这很或许是渥堆发酵跑偏了。云南某大厂去年出过事,因为工人偷工减料发酵温度飙到65℃,结果800吨茶直接变“黑水”。记住!正常发酵温度应控制在55℃左右,颜色偏棕红才是好茶。
其实许多异味是农药味!比如我朋友在勐海买过一批茶,泡出来一股杀虫剂味检测发现DDT超标8倍。现在老茶客都信这个原则买山头茶(比如冰岛、老班章),比买茶安全100倍,毕竟大厂为了量有时候会牺牲品质。
敲黑板,2018年抽检显示小作坊茶农药残留率高达62%。
你有没有闻到过塑料味?比如新茶包装开启一股刺鼻气味,这一般是劣质PVC包装惹的祸。有个茶商跟我炫耀他用的“高科技密封袋”,结果客户喝出“塑料汤”。正确做法?撕开内袋闻一闻无味才敢买!
小贴士锡罐包装的茶异味概率低80%
其实许多茶是“大杂烩”!比如你买的“纯料古树”,可能就是拼配出来的。有个茶厂老板坦言他们把不同批次的茶混在一起,结果味道怪怪的。化解办法?认准小产区茶比如易武茶区香气会更纯净。
对比实验:你有没有喝到过“年轻气盛”的老茶?比如号称20年的茶喝起来像新茶,云南茶协调查发现市面上30%的“老茶”是做旧茶,怎么样辨别?看茶梗老茶梗会自然变脆做旧茶梗还是硬邦邦。
其实很多“花果香”是香精。比如我去年买过一款“玫瑰普洱”,泡出来满屋子香但茶汤寡淡无味。检测显示加了8种食用香精。记住!正宗普洱的香气是内敛的,不会像香水一样直冲天灵盖。
血泪教训:2020年抽检80%的“花果香普洱”被检出香精
其实很多异味是搬家惹的祸!比如茶从云南运到广州,再转去北京每次换环境都可能串味。有个茶商算过账全国流通的普洱茶有45%经历过至少3次搬运,怎么办?买本地仓储的茶比如广州的“港仓茶”,至少能少遭罪。
专业提议:茶饼离墙至少20cm避免墙体潮气
说到底选普洱茶就记住三件事:闻干茶(不能有霉味)、看汤色(不能酱油色)、品回甘(不能涩麻)。你也许会说“这么麻烦”,不过比起喝到怪味茶拉肚子,这点功夫算什么?
其实行业已经在自救。现在很多厂家着手用可溯源,比如区块链存证。不过我个人觉得真正转变还得靠消费者觉醒。当你学会用鼻子选茶那些黑心商家自然就活不下去了。
炸裂结尾下次再有人给你推销“老茶王”,你直接掏出手机对着茶饼怼个特写。记住!真老茶的包装纸会泛黄发脆,假老茶连商标都崭新如初,这招百试不爽保你从此闭眼买、放心喝!
Copyright ? 2000 - 202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