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认定是保障职工合法权益的关键环节,但在实际操作中,部分工伤事故因种种起因未能及时认定。在这类情况下,工伤职工怎样获得赔偿?本文将围绕工伤未认定情况下的赔偿标准、流程及案例分析实探讨。
依照我国《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工伤职工未实行工伤认定仍可以依照以下标准获得赔偿:
(1)医疗费用:工伤职工治疗工伤所需的医疗费用,由用人单位支付。
(2)停工留薪:工伤职工停工留薪期间,用人单位应按工伤职工受伤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支付。
(3)伤残赔偿金:工伤职工评定伤残等级后,依据以下标准支付:
一级伤残:本人工资的90%。
二级伤残:本人工资的85%。
三级伤残:本人工资的80%。
四级伤残:本人工资的75%。
五级伤残:本人工资的70%。
六级伤残:本人工资的65%。
七级伤残:本人工资的60%。
八级伤残:本人工资的55%。
九级伤残:本人工资的50%。
十级伤残:本人工资的45%。
(4)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工伤职工评定伤残等级后,遵循以下标准支付:
一级伤残:本人工资的24个月。
二级伤残:本人工资的22个月。
三级伤残:本人工资的20个月。
四级伤残:本人工资的18个月。
五级伤残:本人工资的16个月。
六级伤残:本人工资的14个月。
七级伤残:本人工资的12个月。
八级伤残:本人工资的10个月。
九级伤残:本人工资的8个月。
十级伤残:本人工资的6个月。
在未做工伤认定的情况下工伤职工可通过起诉形式需求用人单位赔偿以下项目:
1. 未做工伤认定的工伤职工,应先向用人单位提出书面赔偿申请。
2. 用人单位应在收到赔偿申请之日起15日内对工伤职工的申请实审核,并作出赔偿决定。
3. 用人单位同意赔偿的应遵循赔偿标准支付赔偿金。
4. 用人单位不同意赔偿或赔偿金额不的,工伤职工可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5.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作出仲裁裁决后,双方当事人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案例1:某公司员工张某在工作中受伤,但未及时实工伤认定。张某治疗期间,公司未支付医疗费用和停工留薪。张某向公司提出书面赔偿申请,公司以未做工伤认定为由拒绝赔偿。张某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仲裁委员会支持了张某的请求,裁决公司支付医疗费用、停工留薪等赔偿金。
案例2:某企业员工李某在工作中不身亡,其家属未及时申请工伤认定。家属在解决后事进展中,发现企业存在安全生产隐患认为李某的死亡与企业有关。家属向企业提出赔偿需求,企业以未做工伤认定为由拒绝赔偿。家属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经审理认为企业存在过错判决企业支付李某家属相应的赔偿金。
在工伤未认定的情况下,工伤职工仍可通过起诉方法维护本人的合法权益。工伤赔偿标准和流程明确,工伤职工应熟悉相关法律法规,积极 。同时用人单位应加强对职工的安全生产教育,预防工伤事故的发生切实保障职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
编辑:2024因工受伤-合作伙伴
本文链接:http://www.tsxnews.com.cn/2024falv/gspcyingong/3709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