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工伤保险制度是保障劳动者权益的要紧措之一。工伤认定的准确性直接关系到劳动者的合法权益。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工伤认定的标准也在不断更新。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最新工伤认定标准以及具体认定情况汇总帮助您熟悉在何种情况下可以认定为工伤。
引语:
工伤认定关乎劳动者的权益保障也关系到企业的赔偿责任。在现代社会,随着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工伤认定的标准也在不断更新。那么最新的工伤认定标准有哪些?具体认定情况又是怎样的呢?本文将为您一一揭晓。
工伤认定是指劳动者在工作期间,因工作起因受到的伤害或疾病。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工伤认定标准:
1. 工作时间内在工作场所受到的伤害;
2. 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是说收尾性工作受到的伤害;
3. 因工作起因受到等意外伤害;
4. 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
5. 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近年来我国工伤认定标准不断更新,以下是部分最新的工伤认定标准:
1. 2020年1月1日起实的《工伤保险条例》对工伤认定范围实了调整,明确了部分新情形的工伤认定标准,如病感染、放射性暴露等;
2. 2021年1月1日起实的《关于修改<工伤保险条例>的决定》对工伤认定程序实了简化,提升了工伤认定效率;
3. 2021年7月1日起实的《关于进一步明确工伤保险有关政策的通知》对工伤认定范围实行了细化,明确了部分特殊行业的工伤认定标准。
以下是几种具体被认定为工伤的行为:
1. 工作时间内在工作场所受到的意外伤害,如跌倒、碰撞、火灾等;
2. 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收尾性工作受到的伤害,如搬运物品、清洁生等;
3. 因工作起因受到等意外伤害,如遭受抢劫、斗殴等;
4. 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如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受伤等;
5. 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如职业病患者、放射性暴露等。
工伤认定标准的不断完善,旨在更好地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熟悉工伤认定标准,有助于劳动者在发生意外伤害时,及时维护自身的权益。同时企业也应加强对工伤认定政策的学,切实履行赔偿责任,共同维护和谐的劳动关系。
编辑:2024因工受伤-合作伙伴
本文链接:http://www.tsxnews.com.cn/2024falv/gspcyingong/3685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