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认定工伤及休养期限怎样确定?
导语:工伤是职工在劳动进展中因工作起因受到的伤害对工伤职工而言熟悉工伤的认定及休养期限的确定至关关键。本文将详细解读工伤的认定过程以及工伤休养期限的确定方法以帮助工伤职工维护自身权益。
工伤是指职工在劳动期间因工作起因受到的伤害包含事故伤害和职业病。事故伤害是指在工作进展中因意外事故致使的伤害如跌落、物体打击、机械伤害等;职业病是指因工作原因致使的疾病,如尘肺、职业中等。
(1)职工在工作期间受到伤害;
(2)伤害与工作有因果关系;
(3)伤害发生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
(1)职工或用人单位向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2)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对工伤认定申请实审查;
(3)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依据审查结果作出工伤认定决定。
工伤休养期限是指工伤职工在治疗期间暂停工作,享受原工资福利待遇的时间。工伤休养期限涵住院治疗期间和出院后休养期间。
(1)按照医疗机构出具的工伤后身体恢复治疗情况的证明确定。工伤职工在治疗期间,由工伤定点医疗机构出具书面证明,确认工伤职工的身体恢复情况及所需治疗时间。
(2)依据《工伤保险条例》及各地规定确定。工伤休养期限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是说情况特殊的,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适当长,但长不得超过12个月。
(3)依据劳动能力鉴定结果确定。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满后,如需继续治疗,应实劳动能力鉴定。依照鉴定结果,确定工伤职工的休养期限。
(1)用人单位或工伤职工对工伤休养期限有异议的,可以向当地劳动部门提出复核申请。当地劳动部门会组织医疗专家实复核。
(2)复核结果仍有争议的能够向省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申请再次确认。
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内,享受原工资福利待遇,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
工伤职工评定伤残等级后,停发原待遇,遵循《工伤保险条例》的有关规定享受伤残待遇。
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满后仍需治疗的,继续享受工伤医疗待遇。
生活不能自理的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需要护理的,由所在单位负责。
工伤的认定及休养期限的确定是工伤职工 的要紧环节。熟悉工伤认定及休养期限的确定方法,有助于工伤职工在遭受伤害时,及时获得相应的待遇,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在实际操作中,工伤职工应积极配合医疗机构实行治疗,遵循规定程序实工伤认定和劳动能力鉴定,保障自身权益得到有效保障。
编辑:2024因工受伤-合作伙伴
本文链接:http://www.tsxnews.com.cn/2024falv/gspcyingong/338204.html
下一篇:工伤伤亡事故认定的具体标准与流程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