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在我国,工伤事故频发,对受到工伤的劳动者而言,熟悉工伤认定的流程和赔偿标准至关必不可少。那么工伤需要认定才能算工伤吗?本文将为您详解工伤认定流程及赔偿标准。
一、工伤需要认定才能算工伤吗?
工伤是指在工作期间,因工作起因受到的伤害。工伤需要认定才能算工伤,这是因为工伤认定的目的是为了确定劳动者受到的伤害是不是属于工伤从而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工伤认定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负责,劳动者、用人单位及相关部门均有责任参与。
1. 劳动者受伤后用人单位理应在24小时内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报告。
2. 劳动者理应在受伤之日起30日内,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用人单位未在规定时限内提出申请的,劳动者可以在受伤之日起1年内提出。
3.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收到工伤认定申请后应该在15日内实审查,对合条件的,予以受理。
4.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受理工伤认定申请后,应该在60日内作出工伤认定决定。情况复杂的,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负责人批准,能够长30日。
5. 对工伤认定决定不服的,可在收到决定书之日起15日内向上一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申请复核。复核决定为最决定。
1. 工伤医疗费用:工伤医疗费用涵治疗工伤的医疗费、复费、住院伙食补助费、交通食宿费等。用人单位理应支付工伤医疗费用。
2. 工伤津贴:工伤津贴是指劳动者因工伤需要暂停工作接受治疗的,用人单位应该依照劳动者本人受伤前12个月平均工资的80%支付工伤津贴。
3. 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劳动者因工伤引起残疾的依照残疾等级由用人单位一次性支付伤残补助金。伤残补助金标准如下:
一级伤残:本人受伤前12个月平均工资的27个月;
二级伤残:本人受伤前12个月平均工资的25个月;
三级伤残:本人受伤前12个月平均工资的23个月;
四级伤残:本人受伤前12个月平均工资的21个月。
4. 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劳动者因工伤致使残疾,与用人单位解除或止劳动合同的,由用人单位一次性支付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具体标准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
5. 丧葬补助金和供养亲属抚恤金:劳动者因工伤死亡的,其直系亲属能够领取丧葬补助金和供养亲属抚恤金。丧葬补助金标准为6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供养亲属抚恤金标准为死者生前本人工资的30%至60%。
工伤需要认定才能算工伤,这是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的关键环节。劳动者在遭受工伤后应尽快理解工伤认定流程,及时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申请。同时熟悉工伤赔偿标准,为本人争取到应有的赔偿。用人单位也应承担起责任,为劳动者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减少工伤事故发生的风险。
在此,期望广大劳动者能够增强法律意识,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同时也期望用人单位切实履行社会责任,关心关爱劳动者共同营造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
编辑:2024因工受伤-合作伙伴
本文链接:http://www.tsxnews.com.cn/2024falv/gspcyingong/3335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