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认定工伤能否获得赔偿金额:相关规定、赔偿方式及民事诉讼途径
在现代社会工伤保险制度为保障劳动者权益提供了关键保障。在工伤认定进展中有时会出现工伤未被认定的情况。那么未认定工伤的劳动者能否获得赔偿金额?本文将围绕这一疑惑详细介绍相关规定、赔偿办法及民事诉讼途径为广大劳动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工伤保险制度旨在保障劳动者在工作中遭受意外伤害时的基本生活需求减轻其家庭负担。在实际操作中,工伤认定并非一帆风顺。多劳动者在发生事故后,由于种种起因未能被认定为工伤,从而面临无法获得赔偿的困境。本文将从相关规定、赔偿方法及民事诉讼途径三个方面,探讨未认定工伤劳动者能否获得赔偿金额的疑问。
一、未认定工伤能否获得赔偿金额呢?
未认定工伤的劳动者在一定条件下仍能获得赔偿金额。依照我国《工伤保险条例》及相关法律法规以下情况未认定工伤的劳动者可申请赔偿:
1. 因工作起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2. 因工作原因患职业病的;
3. 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是说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4. 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
关于未认定工伤的赔偿金额,我国《工伤保险条例》及《更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难题的解释》等法律法规有明确规定。以下为几种常见的赔偿金额计算方法:
1. 医疗费用:包含治疗工伤的医疗费用、复费用、住院伙食补助费等;
2. 工资性赔偿:包含误工费、护理费、残疾赔偿金、死亡赔偿金等;
3. 生活津贴:对一级至四级伤残的劳动者,依照伤残等级支付生活津贴;
4. 一次性赔偿:对五级至十级伤残的劳动者,可一次性赔偿。
未认定工伤的赔偿流程如下:
1. 劳动者向用人单位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2. 用人单位在收到申请后15日内向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3. 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在收到申请后60日内作出工伤认定决定;
4. 假使劳动者对工伤认定决定不服,可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
5. 在工伤认定决定生效后,劳动者可向用人单位或是说社会保险基金申请赔偿。
未认定工伤的劳动者在无法通过工伤认定途径获得赔偿时,可提起民事诉讼。以下为提起民事诉讼的条件:
1.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存在劳动关系;
2. 劳动者在工作中受到伤害或是说患有职业病;
3. 劳动者无法通过工伤认定途径获得赔偿。
在民事诉讼中,劳动者可以须要用人单位承担侵权责任,赔偿损失。法院将依照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案件事实,判决用人单位是不是理应承担赔偿责任。
未认定工伤的劳动者在面临赔偿难题时,理应理解相关规定、赔偿途径及民事诉讼途径。在无法通过工伤认定途径获得赔偿时,劳动者能够通过民事诉讼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期待通过本文的解答,能为广大劳动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编辑:2024工伤-合作伙伴
本文链接:http://www.tsxnews.com.cn/2024falv/gspcgongshang/374226.html
上一篇:没认定上工伤,医疗费怎么报销:工伤未认定如何走医保及医疗费用报销流程
下一篇:工伤未认定情况下如何提起仲裁申请及操作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