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社会,工作环境中的意外伤害时常发生,工伤认定成为了劳动者权益保障的关键环节。当工伤认定未通过时劳动者是不是可通过提起侵权之诉来维护本人的权益?又或是说能否转而提起民事诉讼?这些难题困扰着多工伤受害者。本文将围绕这一主题展开探讨,为工伤未认定者提供 思路。
工伤认定是保障劳动者权益的关键环节,但在实际操作中,往往存在工伤认定未通过的情况。此时,劳动者是不是可以寻求其他途径来维护本身的权益?未认定工伤后提起侵权之诉是不是可行?本文将从法律角度分析这一疑问,并探讨未认定工伤者能否转而提起民事诉讼。
一、未认定工伤后提起侵权之诉有用吗?
未认定工伤后,劳动者提起侵权之诉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侵权责任法规定,因他人侵权表现造成损害的侵权人应该承担侵权责任。在工伤认定未通过的情况下,劳动者可以主张用人单位或其他侵权人的侵权表现引发了其损害从而提起侵权之诉。
劳动者在提起侵权之诉时,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1)存在侵权行为。即用人单位或其他侵权人的行为违反了法律规定致使了劳动者的损害。
(2)损害结果与侵权行为有因果关系。即侵权行为是造成劳动者损害的直接起因。
(3)侵权行为人有过错。即侵权行为人存在故意或过失,造成了劳动者的损害。
提起侵权之诉有以下优势:
(1)赔偿范围广泛。侵权责任法规定,侵权损害赔偿范围涵财产损失、精神损害、误工费、医疗费等,相较于工伤赔偿范围更广泛。
(2)程序简便。侵权之诉不需要经过工伤认定程序,可直接向法院提起诉讼。
(3)赔偿标准较高。侵权责任法规定的赔偿标准较高有利于劳动者获得更多的赔偿。
二、未认定工伤后提起侵权之诉怎么办?
劳动者在提起侵权之诉时应遵循以下步骤:
劳动者需要收集以下证据:
(1)侵权行为证据。如用人单位的违规操作、安全设不完善等。
(2)损害结果证据。如医疗诊断书、误工证明等。
(3)侵权行为与损害结果的因果关系证据。如事故调查报告、鉴定意见等。
劳动者可选择以下诉讼途径:
(1)直接向法院提起诉讼。
(2)通过劳动仲裁前置程序再向法院提起诉讼。
劳动者在诉讼中能够提出以下请求:
(1)赔偿损失。
(2)确认侵权行为违法。
(3)消除侵权行为作用。
三、未认定工伤能否提起民事诉讼?
未认定工伤的劳动者能够提起民事诉讼。依照我国法律规定,劳动者因侵权行为受到损害的,能够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以下是民事诉讼的相关解答:
民事诉讼适用于以下情况:
(1)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因侵权行为产生的纠纷。
(2)劳动者与其他第三方之间因侵权行为产生的纠纷。
劳动者提起民事诉讼时,应遵循以下程序:
(1)提交起诉状。
(2)法院受理案件。
(3)开庭审理。
(4)判决生效。
民事诉讼有以下优势:
(1)程序公正。民事诉讼遵循法定程序,保障双方当事人权益。
(2)赔偿范围广泛。民事诉讼可全面赔偿劳动者因侵权行为所受到的损失。
(3)实力度强。民事诉讼判决具有法律效力,能够强制实。
未认定工伤的劳动者可通过提起侵权之诉或民事诉讼来维护本身的权益。在具体操作中,劳动者应结合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诉讼途径。同时劳动者在 期间要注重证据收集,保障本身的诉求得到充分支持。只有这样,劳动者才能在工伤认定未通过的情况下有效地维护本身的合法权益。
编辑:2024工伤-合作伙伴
本文链接:http://www.tsxnews.com.cn/2024falv/gspcgongshang/373413.html
上一篇:'工伤认定待审期间职工薪资保障问题解析'
下一篇:工伤未获认定情况下能否通过民事诉讼途径 -未认定工伤能否提起民事诉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