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认定失败后赔偿标准详解:如何确定赔偿金额及法律途径全解析
工伤认定是保障职工合法权益的必不可少环节。在实际操作中,并非所有工伤都能被顺利认定。本文将针对工伤认定失败后的赔偿标准实详细解析包含怎么样确定赔偿金额及可供选择的法律途径。
## 一、无法认定工伤需要赔偿吗?
无法认定工伤,是指职工在遭受事故伤害后,经过相关部门的工伤认定程序,未能被认定为工伤的情形。在此类情况下职工无法享受工伤待遇,但并不意味着用人单位无需承担赔偿责任。
依据《人民劳动法》和《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即使无法认定工伤用人单位仍需对职工在事故中所受的伤害承担一定的赔偿责任。赔偿金额的确定,需要综合考虑以下因素:
## 二、怎样去确定赔偿金额?
### 1. 无法认定工伤需要赔偿多少钱一天?
赔偿金额的计算,首先要确定每天的赔偿标准。按照《更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疑问的解释》,每天的赔偿金额一般遵循职工本人工资的20%计算。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每日赔偿金额 = 职工本人工资 × 20%
### 2. 无法认定工伤需要赔偿多少钱一个月?
一个月的赔偿金额,则依据职工当月的实际工作天数来计算。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 3. 无法认定工伤怎么样赔偿?
在无法认定工伤的情况下,用人单位需要遵循以下步骤实赔偿:
(1)确认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起因及职工受伤情况。
(2)计算每日赔偿金额和每月赔偿金额。
(3)按照职工的实际损失,如误工费、医疗费、护理费等,计算总的赔偿金额。
(4)与职工协商赔偿事宜,达成一致意见后,签订赔偿协议。
(5)依照协议预约,将赔偿金额支付给职工。
无法认定事故责任是指用人单位和职工对事故的发生起因无法达成一致意见,致使工伤认定部门无法对事故责任实划分的情形。
在无法认定事故责任的情况下职工可以通过以下法律途径维护本人的权益:
(1)劳动仲裁:职工可以向所在地的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须要用人单位承担赔偿责任。
(2)民事诉讼:职工能够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须要用人单位承担侵权责任。
(3)工伤认定复核:职工可在收到工伤认定决定书之日起60日内,向作出决定的工伤认定部门申请复核。
(4)行政复议:职工对工伤认定部门的复核决定不服的,可在收到复核决定书之日起60日内,向作出复核决定的工伤认定部门的上一级机关申请行政复议。
(5)行政诉讼:职工对行政复议决定不服的,能够在收到行政复议决定书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工伤认定失败并不意味着职工无法获得赔偿。在无法认定工伤的情况下,用人单位仍需承担一定的赔偿责任。职工可通过多种法律途径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熟悉工伤认定失败后的赔偿标准和法律途径有助于职工在遇到类似疑惑时,更加从容地应对。
编辑:2024工伤-合作伙伴
本文链接:http://www.tsxnews.com.cn/2024falv/gspcgongshang/362518.html
下一篇:无法认定工伤如何赔偿:赔偿标准、金额、流程及企业责任处理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