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企业运营进展中,员工受伤的情况时有发生。对受伤员工对于,他们在企业中的权益保障显得为必不可少。本文将围绕员工受伤期间的辞退合法性、赔偿疑问、辞职及开除情况实行分析,为广大劳动者和企业提供参考。
一、员工受伤期间可辞退吗?
依照我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二条规定,劳动者有以下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不得依照本法第四十条、第四十一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
1. 在本单位患职业病或是说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是说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
2. 在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
3. 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内的;
4. 在单位连续工作满十五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五年的;
5.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由此可见,在员工受伤期间,用人单位不得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第四十一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 员工受伤期间,用人单位辞退员工是不合法的。
依照我国《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员工因工受伤理应享受工伤保险待遇。工伤赔偿包含以下几部分:
(1)医疗费用:包含挂号费、检查费、治疗费、复费、住院费等;
(2)误工费:依据受伤员工本人工资的百分之八十计算;
(3)护理费:依据护理等级和护理时间计算;
(4)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依据伤残等级计算;
(5)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按照伤残等级和本人工资计算;
(6)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依据伤残等级和本人工资计算。
按照《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理应支付劳动者经济补偿。经济补偿的标准为:在解除劳动合同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为计算基数,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的经济补偿金;不满一年的,按比例支付。
员工受伤后,如因个人起因自愿提出辞职,用人单位应该同意。在此类情况下员工辞职后的权益保障与普通辞职无异。
如员工受伤后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用人单位以员工无法胜任工作为由解除劳动合同属于违法解除。员工可请求用人单位支付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赔偿金。赔偿金的标准为:在解除劳动合同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为计算基数,每满一年支付二个月的经济补偿金;不满一年的,按比例支付。
员工受伤期间用人单位不得辞退员工,且应依法支付相关赔偿。员工在受伤期间享有合法权益,企业和劳动者都应共同维护这一权益。在应对员工受伤期间的劳动关系时,各方要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切实保障员工的合法权益。
编辑:2024工伤-合作伙伴
本文链接:http://www.tsxnews.com.cn/2024falv/gspcgongshang/266807.html
上一篇:工伤员工是否可以依据法律规定进行辞退:法律解读与权益保障
下一篇:员工受伤认定工伤保险怎么赔偿——工伤认定时间与赔偿流程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