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社会工伤认定是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必不可少环节。在实际操作中,工伤认定的争议现象时有发生,其是当单位不认可工伤时职工往往面临 难题。本文将围绕工伤认定争议应对,探讨单位不认可工伤时怎么样申请赔偿,以及赔偿标准的具体内容,为广大职工提供有益的参考。
工伤认定争议是当前劳动争议的热点难题之一。多职工在遭受工伤后,单位往往以各种理由不认可工伤,造成职工合法权益受损。面对此类情况职工怎样去依法 ,申请赔偿成为亟待应对的疑问。本文将从工伤认定的基本概念入手,分析单位不认可工伤时职工的应对策略,并详细解读赔偿标准,以帮助职工更好地维护自身的权益。
1. 不认定工伤单位赔偿标准怎么办?
当单位不认可工伤时,职工首先应向当地劳动保障部门申请工伤认定。按照《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劳动保障部门应在收到申请之日起15日内作出工伤认定的决定。倘若劳动保障部门认定工伤单位理应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倘若劳动保障部门不认定工伤,职工可以采纳以下措:
(1)向劳动保障部门申请复核。职工能够在收到不认定工伤决定书之日起15日内向作出决定的劳动保障部门申请复核。劳动保障部门应在收到复核申请之日起15日内作出复核决定。
(2)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若是劳动保障部门仍然不认定工伤,职工可在收到复核决定书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2. 不认定工伤单位还赔偿吗?
即使劳动保障部门不认定工伤,单位也可能需要承担一定的赔偿责任。依照《更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疑问的解释(二)》的规定,单位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应该承担赔偿责任:
(1)单位未依照规定参加工伤保险,职工发生事故伤害的;
(2)单位虽已参加工伤保险,但未依照规定为职工缴纳工伤保险费的;
(3)单位未遵循规定为职工安排工作,引起职工在工作中受到伤害的。
在此类情况下,职工能够向单位提出赔偿请求,单位应该依照《更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疑问的解释(二)》的规定承担赔偿责任。
工伤医疗费包含治疗工伤所需的挂号费、检查费、治疗费、药费、复费等。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工伤医疗费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
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是指职工因工伤致残,依据伤残等级支付的一次性补偿。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一次性伤残补助金的标准如下:
(1)一级伤残,为本人月工资的27个月;
(2)二级伤残,为本人月工资的25个月;
(3)三级伤残,为本人月工资的23个月;
(4)四级伤残,为本人月工资的21个月。
一次性医疗补助金是指职工因工伤致残,依照伤残等级支付的一次性补偿。依照《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一次性医疗补助金的标准如下:
(1)一级伤残为本人月工资的18个月;
(2)二级伤残为本人月工资的16个月;
(3)三级伤残为本人月工资的14个月;
(4)四级伤残,为本人月工资的12个月。
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是指职工因工伤致残,依照伤残等级支付的一次性补偿。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的标准如下:
(1)一级伤残为本人月工资的30个月;
(2)二级伤残,为本人月工资的28个月;
(3)三级伤残为本人月工资的26个月;
(4)四级伤残,为本人月工资的24个月。
在单位不认可工伤的情况下,职工应积极选用措维护本人的合法权益。通过熟悉工伤认定的相关规定,合理运用法律手,职工能够为自身争取到应有的赔偿。同时本文对赔偿标准的详细解读也有助于职工更好地熟悉工伤赔偿的相关规定。
编辑:2024工伤-合作伙伴
本文链接:http://www.tsxnews.com.cn/2024falv/gspcgongshang/1788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