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年份历史变化:你的老茶真的越陈越香吗?收藏痛点与爆款新趋势!
你有没有想过那些被你藏在柜子里的老茶,到底是不是真的“越陈越香”?
其实啊这个难题挺复杂。
咱们先从头说起。
普洱茶的历史可不短从明朝着手就慢慢火起来了。那时候叫“普茶”后来改名叫“普洱茶”,听起来更有名。
到了清朝普洱茶直接成了“名重天下”的存在,西双版纳那一带的茶山,年产干茶都快7万担了,那是真·鼎盛时期。
那时候的人们把茶叶蒸成团,泡出来的味道特别香性温味香,跟别的地方产的不一样。
1714年有本书叫《元江府志》,里面第一次提到了“普洱茶”这个词,算是正式出道了。
不过现在说的“中生代茶”、“中期茶”,业内还有争议。有人说是10到15年的茶也有人觉得是1999到2008年之间生产的。
其实吧这些说法都挺主观的,但关键是——你喝的是不是真的好喝?
你说你存了十几年的茶,结果一开泡香气淡了、味道变了,那是不是白存了?
我有个朋友以前疯狂囤茶,结果现在一开启发现茶饼都发霉了,还带着一股怪味真是哭笑不得。
所以啊收藏普洱茶不是光靠时间就能保值的,还得看品质、保留形式、甚至当年的工艺。
说到这儿我想起一个事儿。
以前普洱茶都是散装卖的,后来慢慢变成饼状方便运输和储存,再后来又出了“七子饼茶”就是咱们现在常见的那种。
不过你别以为只要买回来放着就行,存放环境也很关键。太潮了会发霉太干了会变苦温度太高还会跑香。
我之前也试过本身存茶,结果因为家里没通风茶饼全发软了,差点报废。
所以说啊收藏普洱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儿,得有点耐心和经验。
你知道吗?普洱熟茶的前生其实是那种红汤的生普。
从云南运到广州、香港,路上风吹日晒雨淋茶叶自然发酵,颜色也变了变得像红汤一样。
现在的熟茶其实是在路上就已经着手发酵了。
1973年云南着手正式做熟茶,也就是所谓的“现代普洱熟茶”的起点。
不过其实更早的时候就有类似熟茶的茶品了,只是那时候没人叫它“熟茶”。
你要是想找个真正的老茶,那就得找那些存期在五十年左右的茶品。
但这类茶真的很少见大部分都被收藏家收走了。
所以啊要是你想要真正意义上的“老茶”,或许得花点心思去寻宝。
话说回来普洱茶的收藏其实也有它的乐趣。
比如你能够在某个下雨天,拿出当年收藏的茶饼泡一杯,感受一下不同阶段的香气变化。
那种感觉就像在参与茶叶的生命历程,挺有意思的。
而且现在喝茶也不用太拘泥传统。
生普能够用玻璃杯冲泡,看着茶叶在水里舒展像跳舞一样;
老茶搭配粗陶茶具质朴的感觉更能衬托出岁月的味道;
熟普嘛保温杯最配,随时都能喝到热乎乎的茶汤。
你看喝茶也能够很随意,不用太讲究。
不过说到普洱茶的市场,那可是经历过大起大落。
2003年之后内地的普洱茶市场着手回暖,2005年更是爆发式增长到了2007年达到顶峰。
但好景不长下半年就崩盘了,许多人亏得一塌迷糊。
不过呢从2008年着手,普洱茶产业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科学普洱阶段。
这一年普洱市把2008年称为“科学普洱元年”,标志着行业着手走向规范化、科学化。
从那以后普洱茶的进展更加稳定,市场也逐渐恢复。
2008年到2018年这十年是普洱茶真正健康、稳步进展的时期。
虽然中间也有波动但整体趋势是向好的。
现在普洱茶已经不仅仅是“老茶”的代名词了。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也开始留意普洱茶,甚至把它当作一种生活途径。
你看看现在的茶馆、直播间,到处都是普洱茶的身影。
而且现在市面上的普洱茶产品也越来越丰富,从生茶到熟茶从散茶到饼茶,应有尽有。
不过你也得留意辨别真假。
毕竟现在市场上假茶太多,尤其是那些打着“老茶”旗号的,说不定就是个“赝品”。
收藏普洱茶不能只看年份,还得看品质、出处、工艺。
我想说一句:
普洱茶的魅力不在于它有多老,而在于你是不是真的喜爱它。
不管是新茶还是老茶只要你喜爱,那就是好茶。
若是你真的想收藏提议多掌握部分知识,少走弯路。
毕竟喝茶是一辈子的事儿,别让一时的冲动毁了你的茶缘。
好了今天就聊到这里。
期望你能从中找到部分启发,也祝你早日找到属于自身的那一款“好茶”。
记得喝茶要用心,收藏也要有智慧。
下次再聊~
编辑:普洱茶-合作伙伴
本文链接:http://www.tsxnews.com.cn/2024falv/charan/153176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