勐海县这个位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州的地方,能够说是普洱茶的“老家”了,这里不仅有5511平方公里的土地还有三百年、五百年甚至千年的古茶树,简直就是茶叶界的“活化石”,(🌱)
咱们先说说历史吧,勐海的茶叶进展鼎盛时期是在清代中叶也就是1662—1870年之间,那时候茶产业可是红得发紫啊!不过后来因为朝代更迭、战乱频繁、交通也不方便,到了初期茶产业就有点儿“凉凉”了。
但是别担忧勐海作为茶树资源的核心地带,制茶历史可追溯到千年之前,像布朗山、南糯山这些地方,还有七大古茶区都是历史的见证者,特别是那棵野生茶王据说和“武侯遗种”的传说有关,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儿神秘感?(🍵)
再来看看云南省茶叶研究所,就在勐海镇是全省茶叶研究的“扛把子”,全县普洱茶种植面积达到90.7万亩,这规模简直不要太夸张,(📈)
1938年为了振兴茶产业,中国茶叶总公司派了范和钧和张石城两位专家带着90多位技术人才,跑到勐海建茶厂,他们一边继承传统工艺,一边引进先进设备终于在1940年建成了茶厂,(🛠️)
而且勐海还靠着,是个关键的贸易口岸对茶产业和文化交流帮助很大。现在勐海的茶区分布在格朗和、勐混、布朗山、勐宋、勐往等多个乡镇尤其是南糯山古茶园、班章古茶园、贺开古茶园,面积大得吓人。(🌍)
说到茶的历史最早能够追溯到三国时期但真正火起来是在1930年代。那时候普洱茶的种植、加工和贸易重心从思茅、易武迁到了勐海,通过销往南洋市场一下就开启了。这就是所谓的“30年代春天”,感觉像是茶界的一次“重生”,(🔥)
银生茶其实是普洱茶的前身,后来逐渐演变成现在的普洱茶。清朝末期普洱茶的加工技术从普洱、思茅转移到了勐腊倚邦、易武和佛海(也就是现在的勐海)。不过到了30年代后期因为腐败、社会动荡,六大茶山慢慢衰败了思茅一带的制茶业也一蹶不振。(📉)
进入21世纪后尤其是2005年后随着普洱茶市场看好,价格一路飙升带动了勐海茶叶生产,农民种茶的积极性也高涨起来。现在勐海的茶叶产量稳居全县第一,甚至占了全省普洱茶产量的15%-20%这个数字够牛吧?(🏆)
勐海的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都特别适合种茶,加上传承千年的制作工艺,形成了独有的“勐海味”。喝过的人基本都赞不绝口,说是醇厚、回甘、耐泡,完全就是普洱茶的“天花板”了。(👍)
1974年勐海茶厂和下关茶厂的技术人员着手试验熟茶制作,各自摸索出了不同的发酵工艺。其中勐海茶厂在邹炳良老师的指导下,开发出经典的“勐海味”,口感醇厚发酵留有余地。后来和香港南天公司合作,推出了8592(紫天)在香港大受欢迎。(🍵)
而勐海茶厂的技术风格代表,比如8597、457、572这些产品也是许多茶友心中的“老网红”了。能够说勐海茶厂就像是普洱茶界的“黄埔军校”,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茶人。(🎓)
在勐海茶叶几乎是经济的“核心”。作为世界公认的优质普洱茶产区之一,茶产业不仅带动了当地经济进展,也让许多人靠种茶过上了好日子,同时茶文化也在这里深深扎根,成为一种生活形式。(💰)
而且勐海的茶文化不只是喝茶那么简单,还有茶膏、茶砖、茶饼,以及各种精美的泡茶器具,看得人眼花缭乱。也不能错过当地的美食,比如牛干巴和傣味香肠每一口都是味蕾的盛宴。(🍽️)
今年普洱茶市场又迎来了新的变化。部分老牌茶厂继续发力,推出新品而年轻一代也着手留意茶文化,让普洱茶更有“网感”。像大益这样的依然是行业的“扛把子”,但市场上也出现了不少新面孔,让人眼前一亮。
假若你还在为选茶发愁,不妨试试看这些2024年的爆款有的茶汤醇厚有的香气特别,有的回甘持久……总有一款适合你!(✨)
别再纠结了选茶其实也没那么难。只要掌握一点历史看看口碑再结合本身的口味,就能找到属于你的那一款“勐海味”啦!(💡)
最后想说一句喝普洱不止是一种习惯,更是一种生活态度。 勐海的茶值得你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