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评论






嘿老铁们!今天咱不聊别的就聊聊那大名鼎鼎的昔归大树茶!你肯定听说过吧?反正我第一次听说它的时候心里也犯嘀咕:这茶到底有啥特别的?好喝吗?值不值得我砸钱去尝尝?
说实话一开始我对你也是半信半疑的。毕竟现在啥茶都敢吹上天“古树”、““山头”、““纯料”的标签贴满了眼睛都看花了。但后来我抱着试试看的心态鼓起勇气(主要是钱包鼓起勇气)买了几泡回来结果……嘿嘿真香!
你先得知道昔归这地方就在云南临沧澜沧江边。那地儿别看海拔不算顶高但位置特殊江边吹来的水汽山上刮来的风还有那石头缝里的养分都喂饱了这些茶树。它的茶喝起来就是不一样。
就像原文说的它“不似易武的柔媚不仿班章的霸道”走的是自己的路子叫“岩骨花香”。啥意思呢?就是你喝第一口咦?这茶气还挺足有点“刚”但再喝两口哎?又觉得它挺“柔”汤水滑溜溜的甜滋滋的香气还特别冲又特别稳。
最绝的是啥?它耐泡!真的,不是吹牛。好多人说“耐泡度绝对让你惊叹不已”一开始我还不信。结果,我自己泡着试试,好家伙!一杯接一杯,泡个十几二十泡,那味儿还在,甜还在,香气还在,只是从浓转淡,但那股子清甜淡雅“几十开后仍显清甜淡雅”,真不是盖的!
说到这儿,我得跟你坦白,我第一次喝到的那个昔归,差点让我对它失望透顶!
那是从直播间买的,便宜是便宜,但打开干茶,我差点没叫出声——一股浓浓的绿茶味儿!我勒个去,这哪是生普啊?跟咱平时喝的绿茶差不多啊!
更让我心里打鼓的是包装上的日期,写着今年4月2日。你想想,3月下旬,那高海拔的古树茶芽都还没怎么发呢咋就有今年的昔归古树茶了?这不科学啊!
当时我就有点慌了,心想:“完了完了买到了假货还是次品?”
但转念一想,万一呢?万一是我孤陋寡闻,现在技术这么发达,啥时候采的都有可能?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心态,我还是给它冲泡了。
用100度的水,白瓷盖碗。出来的汤色,金黄带青。唉,又不像我喝过的那些“顶级好茶”那样,汤色透亮得跟啥似的。当时心里就嘀咕:“完了,看来真是买错了。”
不过我还是硬着头皮喝了下去。结果呢?哎,真香定律再次应验!虽然第一印象差点让我放弃,但喝下去之后,那股独特的香气、顺滑的口感、回甘生津的感觉,又一点点把我拉了回来。
你看,这就是喝茶有意思的地方。有时候,第一眼(第一口)不能代表全部。我也不是鼓励大家买便宜货,那次经历主要是想告诉你,别轻易因为一些表象就否定一款茶。
喝着喝着,我就觉得,昔归这茶性格贼明显。
它不像有些茶,你得慢慢品,才能咂摸出味儿来。它一入口,就用那股子香气告诉你:“看吧,我就是昔归!爽朗、直接、高扬!”
那香气,真的,特别有辨识度。有时候是兰花香,有时候又带点蜜糖甜,还有果香?反正就是香气饱满,层次感强。喝到它,你绝对能感觉到那种“绽放、直率、爽朗”的气质。
而且,“昔归茶是很有性格的”。它刚入口时,那滋味确实挺强劲,有点霸道,感觉像是“铁汉”。不过你千万别被它吓住,再喝几口,咦?里面居然藏着那么一丝丝兰韵和冰糖甜,又温柔得不像话,像是“柔情”。这种刚柔并济的感觉,真的绝了!难怪有人说它适合男女都喝,男人喝着过瘾,女人喝着舒心。
喝它的时候,你能明显感觉到回甘生津。喝下去那股甜意就往上涌,而且能持续好久。这感觉,真的让人上头!
关于泡茶,其实我一直挺“佛系”的。什么水温、什么茶具、什么出汤时间,我以前都研究不深。但后来发现,有些东西,还真得注意点。
水质真的挺重要。原文也说了,用忙麓山里的泉水泡昔归,效果更佳。我当时没那个条件,就用咱们普通自来水过滤一下,或者纯净水,感觉也还行。但你要是有条件,试试好水,那感觉肯定不一样。好水一泡茶汤更饱满,更润滑,喝下去那叫一个舒服!
泡昔归,水得够烫,100度沸水是没跑的。这样才能把它的香气和滋味充分激发出来。你试试,水温低了,那香气就出不来味道也淡了不少。
至于茶具,盖碗或者紫砂壶都行。盖碗能更好地闻到它的香气,紫砂壶能更好地聚拢茶汤的滋味。我个人更喜欢用盖碗,喝着爽快。
泡的次数多了,你就大概知道它的“脾气”了。昔归耐泡但也不是制地泡。一般来说前几泡出汤快一点,后面可以稍微慢一点。每一泡的滋味变化,都挺有意思的,从浓转淡,但甜意一直都在。
好了,咱来聊聊重点:昔归大树茶到底值不值得喝?
说实话,这问题真不好一概而论。就像原文里说的,“值不值,看你对‘值’的定义”。
我的建议是啥呢?先借! 借你朋友的喝喝看!觉得合口味,觉得它确实有魅力那再考虑自己买。反正别像我一开始那样,冲动消费,差点买了个“教训”回来。
而且,价格也是个事儿。好点的昔归,价格确实不低。原文里也有人调侃,“昔归好茶啊喝不起系列”。量力而行吧,老铁。
喝着昔归,我有时候会想,这杯茶里,到底包含了多少东西?
原文说得好,“昔归古树茶,是自然与时间的合谋之作”。你喝到的不只是茶,还有澜沧江的水汽、邦东大雪山的风、千万年岩石的气息。它就像一部澜沧江流域的地质史诗,你喝它,就像在阅读历史。
而且,它的历史也确实悠久。从大理国的“御茶”,到清朝的“贡茶”,昔归在历史上就占有一席之地。虽然是低海拔,却成了“低海拔品质之王”,这本身就挺有意思的,“打破了茶江湖中约定俗成的‘高山云雾出好茶’的说法”。
还有那少见的紫芽古树昔归,更是稀有中的稀有。还有现在比较罕见的昔归白茶,用名山古树做白茶,那也是难得的体验。听说存放得当的话,陈化潜力巨大,越陈越香,还能保留昔归的风土气息又能产生新的韵味。这感觉,就像养个“小宠物”,看着它慢慢成长,挺有成就感的。
说了这么多好话,也得给你提个醒。关于古树昔归,有些常见的误解你得知道:
误解1 | 古树=越老越好 |
不是的!昔归的古树茶,树龄在100-300年左右的口感,太老的树反而茶质偏弱。 | |
误解2 | 熟茶越便宜越好喝 |
恰恰相反!好熟茶需要时间陈化,价格过低的要么工艺差,要么用了劣质原料。 |
所以啊,买茶的时候,别光听别人吹得天花乱坠,自己得多长个心眼。特别是现在直播带货啥的,啥话都敢说。你要是像我一样,买到过“惊喜”,那就更要冷静了。
昔归大树茶好喝吗?我觉得,对于喜欢它那种独特风味、刚柔并济口感、以及耐泡度的人来说,绝对好喝!
它就像一个性格鲜明的人,不迎合,不妥协,有自己独特的魅力。你可能会被它第一眼的“高冷”或“普通”所迷惑,但只要你耐心一点,深入了解一点,可能会发现一个让你惊喜的世界。
它也有缺点,比如价格不菲,市场上水也比较深。要不要尝试,全在你自己。
反正,作为过来人,我只能说,“品昔归,既是在品味一杯茶,更是在阅读一部澜沧江流域的地质史诗”。这感觉,还挺酷的,对吧?
你觉得呢?你喝过昔归吗?感觉怎么样?评论区聊聊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