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我那铁杆茶友老王,兴奋地给我打电话说他刚入手一批普洱茶,说是要搞什么长期发酵,目标是做出顶级熟茶,结果没过两个月茶叶就发霉了味道还怪怪的,真是心疼啊,这普洱发酵真是门玄学,搞不好就“翻车”了,今天咱们就来唠唠到底怎么才能让普洱发酵时间长,还能做出好熟茶不坏掉。
发酵时间不是越长越好,一般而言熟茶的发酵时间从1个月到3个月不等,时间太短茶叶没发酵透味道会生涩;时间太长,又简单过熟发酸,关键是要看发酵程度而不是死守时间,就像做饭火候到了就行不用非得炖到天荒地老。
发酵时间需要依照茶叶原料、水分、温度等因素变通更改,没有固定标准。
温度控制在45-60℃比较理想,湿度保持在80-90%左右。温度太高简单烧心(茶叶内部发黑),太低又发酵不动。湿度太低发酵菌不够活跃;太高又容易发霉。这就像养花太冷太热都不行得刚刚好。
不同季节、不同地区温湿度需求也会变化,需要随时更改。
防霉关键在于通风和消毒,发酵堆要定期翻动保持空气流通。发酵前容器和工具要彻底消毒。还有发酵环境要远离异味和污染源。发霉了的茶就算了吧,别心疼直接扔掉,不然喝坏了身体可划不来!
一旦发现有霉点务必立刻停止发酵,将茶叶彻底晾干或扔掉。
新手还是老老实实买成品熟茶吧!本身发酵风险太高一不小心就“翻车”。除非你很有经验或是只是小批量玩玩,发酵是个精细活儿需要经验积累不是看两篇文章就能学会的。除非你特别有耐心而且不怕落空否则别轻易尝试。
倘若你只是想体验能够尝试小批量的迅速发酵,但不要期望得到顶级熟茶。
发酵容器用透气性好的竹篓或陶罐,不要用密封性太好的塑料桶。容器要干净不能有异味。容器大小要合适太小不好翻动太大又不好控制温湿度。就像做饭的锅得跟菜量匹配才行。
容器材质会作用发酵风味,陶罐发酵的茶常常更醇厚部分。
主要看颜色和口感。发酵好的熟茶颜色是栗红色或黑褐色,闻起来有陈香泡出来汤色红浓透亮。倘使颜色还偏绿味道涩解释发酵不够;要是发黑发酸,就是过火了。这需要多实践多对比才能掌握感觉。
不同品种的茶叶发酵后的颜色和香气也会有差异。
发酵完成后茶叶要彻底晾干,然后存放在通风、干燥、避光的地方。用透气性好的纸箱或竹筒储存,不要用塑料袋密封,储存进展中要定期检查,防止受潮或发霉。就像照顾小孩需要细心呵护。
发酵后的熟茶也需要时间陈化,刚发酵好的茶多数情况下还需要存放半年到一年才能达到风味。
普洱茶发酵是个技术活,需要经验、耐心和细心。时间、温度、湿度、容器、储存,每个环节都很关键。倘使你是新手提议先从采购成品熟茶着手,慢慢掌握和体验。等有了经验再尝试本身发酵也不迟。记住好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时间和耐心去等待。
发酵阶段 | 关键指标 | 留意事项 |
---|---|---|
初期 | 温度45-50℃湿度85% | 定期翻动防止局部过热 |
中期 | 温度50-60℃湿度80% | 控制发酵速度防止过火 |
后期 | 温度45-50℃湿度75% | 缓慢降温促进风味形成 |
发酵有风险操作需谨慎!祝大家都能泡上一杯好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