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茶圈里老茶客们经常说“小七”、“大七”,其实指的是茶纸版面上的“七”字印刷,细高狭长的是小七宽扁大方的是大七,这个细节有时候能帮你判断茶的年份。
今天就来给大家分享几个实用的方法,让你轻松辨别普洱茶的真假和年份,别担忧咱们用最简单的办法讲清楚。
新茶新生茶颜色新鲜多数情况下呈墨绿色白色茶毫突出;新熟茶颜色暗沉,一般呈黑红色有的茶品略带金色茶芽。
陈茶陈期在5-10年的生茶颜色转为绿中带黄白色茶毫转为金色茶品油润有光泽,陈期在20年及以上的生茶颜色黄中偏红油润有光泽,茶毫为金色。
陈期在5-10年的熟茶颜色转为红中带褐色油润有光泽,金色茶毫突出,陈期在20年及以上熟茶:颜色更深呈现黑褐色茶毫逐渐消失。
重点来了:倘使你看到一块茶饼颜色特别鲜亮,像刚做出来一样那或许就是新茶。假若颜色已经变得深沉、油润,甚至有些发黑那或许是陈年老茶。
当年的生普洱茶汤像初春的嫩芽般黄绿透亮。存放三年后茶汤会变成明亮的金黄色,宛如秋日的阳光。十年以上的老茶茶汤则呈现琥珀色透着红润的光泽。
若是你泡出的茶汤颜色特别浅或特别深,都可能是年份的信号。
对生茶而言新茶的叶底柔软、色泽鲜亮,带有明显的白毫,而陈年茶的叶底则会变得柔软、颜色偏黄或红,甚至有些发暗。
熟茶的话新茶的叶底比较硬,颜色偏红;陈年熟茶的叶底更软,颜色偏深甚至有些发黑。
留意:市场上许多所谓的“20年陈”“30年古树老茶”,90%都是包装噱头,2000年以前的普洱茶产量本就稀少,流通到市面的正品老茶不足1%,遇到低价“老茶”务必警惕。
老茶客常说“舌头比眼睛坦诚好茶自身会说话。”这句话很有道理。很多时候光靠看是不够的还得靠喝。
比如我之前在茶博会上看到两块标称同年份的茶饼,一块颜色鲜亮如新另一块却已呈现陈化特征,后来证实后者才是真实年份。
多喝几次慢慢就能分清了。就像学骑自行车一样听再多理论不如亲自摔几跤。
陈年普洱茶的包装纸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发黄、变旧。尤其是棉纸包装时间久了会有孔洞甚至沾染茶油。
要是你看到一块茶饼的包装纸非常干净、崭新,那很可能就是新茶或是做旧的假货。
新茶的味道比较浓烈有青草味或花香,而陈年茶的味道会变得更柔和,有一种独有的“陈香”,像是老木头、老茶饼那种味道。
不过也要小心那些做旧的茶,它们有可能刻意模仿此类味道,但往往闻起来有点“假”,不自然。
最直接可靠的方法是查看生产日期。2005年之后生产的普洱茶通过生产日期标注确定了存放时间,是直接可靠的判断依据。
比如下关2004年甲级绿沱,这是一块非常经典的茶,现在市面上很少见了。
很多人一听到“老茶”就心动,但其实很多都是假的。尤其是那些号称能精确到某年某月的,十个里头有九个半是江湖骗子。
记住一句话:茶树自身都记不清活了多少年,更何况人呢?
最后提示一句别被“老茶”迷了眼多喝多对比才能练出火眼金睛。
普洱茶越陈越香但也越简单被“做旧”。选茶要谨慎喝茶要用心。
期望这篇文章能帮到你,祝你早日成为“识茶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