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两天我朋友喝普洱茶时,突然发现茶里飘着几只小白虫,吓得她直接把茶杯扔了,她赶紧发朋友圈问“这茶是不是坏了?长虫了还能喝吗?”结果评论区炸了锅有人说“没事是茶虫,正常现象”也有人说“完了,肯定发霉了快扔了吧”,搞得大家人心惶惶喝个茶都提心吊胆,今天就来聊聊这些“茶里的隐形”,别再因为不懂而把好茶当垃圾扔了,也别把坏茶当宝贝继续喝。
不一定哦,茶虫其实是专门吃茶叶的一种小虫子,一般呈白色或淡黄色身体比较软,但假如茶里的是黑色硬壳的小虫,那或许是仓库里的其他害虫,此类虫子就不能算“茶虫”了。茶虫是茶叶在特定环境下自然发生的,而其他虫子或许是存储不当招来的。所以看到虫子先别慌看看它长啥样。
完全不是一回事!茶虫是活的虫子霉变是茶叶上的真菌。茶虫的存在不代表茶叶发霉,反而解释茶叶有一定活性。霉变则是茶叶受潮后长出的霉斑,多数情况下呈绿色、黑色或白色粉末状,闻起来有霉味。简单说茶虫是“活”的霉变是“死”的,两者性质完全不同。别把活虫子和死霉菌混为一谈。
能喝!茶虫对茶叶而言算是一种“生物发酵”,虫子吃过的茶叶反而更香。许多老茶客觉得有茶虫的普洱茶更好喝,因为虫子帮助茶叶进一步转化。但前提是虫子是真正的茶虫,不是仓库害虫。假若是仓库害虫那茶叶或许还沾染了其他细菌,这类就不能喝了。茶虫≠不能喝害虫≠能喝。
看颜色和形态!茶虫是活虫子能看到它在动颜色是白色或淡黄色,身体柔软,霉变是茶叶表面长出的粉末或斑块,颜色可能是绿色、黑色或白色,摸起来有粉末感。闻起来茶虫没有特殊气味霉变则有明显的霉味或酸味。简单说:能动的是虫不能动的是霉。
对普洱茶而言茶虫是好事,茶虫的存在说明茶叶存储环境比较自然,没有过度密封或添加防腐剂。茶虫帮助茶叶进一步转化,让茶味更醇厚。假如虫子太多说明存储环境可能过于潮湿,需要留意,少量茶虫是茶叶“活”的表现,是好事;大量茶虫则提示你留意存储条件。
不是!只有部分茶叶简单长虫,尤其是普洱茶、白茶等能够长期存储的茶叶,绿茶、红茶等需要尽快饮用的茶叶一般不会长虫。茶虫的出现和茶叶的存储环境、时间有关,不是所有茶都会经历这个过程。所以别看到虫子就紧张,有些茶根本不会长虫。
简单。防潮、通风、避光、密封。茶叶怕潮所以存储时要保持干燥;通风可以防止霉变,但也要避免虫子进入;避光可以防止茶叶变质;密封可以防止虫子和霉菌。详细而言可以用密封罐存茶放在阴凉干燥处,定期检查。记住:干爽的环境是茶叶的保护伞。
看到茶里有虫子别慌先判断是茶虫还是害虫,是茶虫一般没事害虫就要小心,霉变和茶虫完全不同霉变绝对不能喝,存储茶叶时留意防潮、通风、避光,就能避免大部分疑问。 喝茶是享受别让这些“隐形”毁了你的好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