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评论








最近跟朋友聚会,大家聊到普洱茶,结果好几个人都吐槽说:“这茶怎么一股苦涩味,喝着像喝药?” 我当时就愣住了,感觉自己的“茶艺”形象碎了一地。后来我专门去研究了一下,发现这问题还真不少见,很多人都被普洱茶的苦涩感劝退了。今天就来跟大家唠唠,为什么普洱茶会有苦涩感,以及怎么才能喝出它的醇香来。
普洱茶苦涩,主要是茶叶里头含有的茶多酚和咖啡碱在作祟。茶多酚这玩意儿,就是让茶有涩感的主要元凶,咖啡碱则是苦味的来源。简单说,就是这些物质含量高,茶就容易苦涩。这就像咱们吃水果,有的特别酸,有的特别甜,都是因为里面的酸或者糖含量不一样。而且,普洱茶因为是发酵茶,发酵过程中这些物质还会发生变化,所以苦涩感会更明显一些。苦涩本身并不是坏事,适量的苦涩能增加茶的层次感,让口感更丰富。但苦涩过了头,那可就不好喝了。就像咱们吃辣,适量的辣能刺激食欲,但吃多了肯定难受。
有关系!不同的茶树品种,内含物质是不一样的。一般来说大叶种的普洱茶,它的茶多酚和咖啡碱含量会相对高一些,所以苦涩感也会更强。小叶种的普洱茶,这些物质含量就低一些,苦涩感自然就弱一些。这就像同样是苹果,红富士和嘎啦果的口感就不一样,一个脆甜,一个酸甜。如果你特别怕苦,可以选择一些小叶种的普洱茶,或者是一些经过精心调配的拼配茶,苦涩感会相对柔和一些。这也不是绝对的,同一品种的茶叶,因为产地、年份、工艺的不同,苦涩感也会有差异。选择茶叶还是要多尝试,找到适合自己的那一款。
当然了!普洱茶越陈越香,这话不是白说的。新制的普洱茶,特别是生普,苦涩感会比较明显,因为里面的茶多酚和咖啡碱还没有来得及转化。随着存放时间的推移,这些物质会发生氧化和转化,苦涩感会逐渐降低,茶汤会变得越来越醇厚、顺滑。这就像红酒一样,刚酿出来的时候可能口感比较生涩,但经过陈年后,风味会更加复杂、柔和。如果你不喜欢太苦涩的普洱茶,可以选择一些存放了一段时间的老茶。前提是茶叶要存放得当,否则可能会出现霉变等问题,那就得不偿失了。
没错!冲泡方式对普洱茶的口感影响非常大。水温、浸泡时间、茶水比例,这些都会影响苦涩物质的溶出。一般来说水温越高,浸泡时间越长,苦涩物质溶出的就越多。如果你觉得茶太苦了,可以试试降低水温,缩短浸泡时间,或者减少投茶量。这就像煮咖啡,煮的时间越长,咖啡就越苦。这也不是说冲泡普洱茶就要用很低的水温、很短的时间,那样可能茶味就不够浓郁了。关键是要找到一个平衡点,根据茶叶的实际情况和个人口味来调整。多试几次,就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冲泡方法了。
不一定!前面说了,适量的苦涩是普洱茶风味的一部分,甚至是一种优点。但如果苦涩感过于强烈,甚至带有异味,那可能就是茶叶本身有问题了。比如,如果茶叶发酵不当,或者存放过程中出现了霉变,就可能会产生一些不好的味道,甚至带有苦涩味。遇到苦涩感特别重,而且伴随着其他异味的普洱茶,还是要谨慎一些。这也不是说所有苦涩的普洱茶都是坏茶,有些高品质的生普,因为茶树品种和工艺的原因,苦涩感会比较明显,但只要苦涩感是干净的,没有杂味,那它仍然是一款好茶。关键是要学会分辨,不要一概而论。
喝出普洱茶的醇香,关键在于选对茶、泡对水。要根据自己的口味选择合适的茶叶,比如不喜欢太苦涩的,可以选择一些老茶、小叶种茶或者拼配茶。冲泡的时候要注意水温、时间和茶水比例,找到适合自己的那个平衡点。 喝普洱茶的时候,可以多品几口,感受茶汤在口中的变化。一开始可能会有苦涩感,但喝下去之后,可能会感受到回甘和生津,这就是普洱茶的韵味所在。就像品酒一样,需要慢慢品味,才能体会到其中的妙处。多喝多尝试,自然就能喝出普洱茶的醇香了。
普洱茶不仅好喝,还有很多好处。比如,它可以帮助消化,解油腻,特别适合搭配油腻的食物喝。 普洱茶还含有一些抗氧化物质,可以帮助清除体内的自由基,延缓衰老。而且,喝普洱茶还能提神醒脑,缓解疲劳。这些好处也不是说喝一次就能立竿见影,需要长期坚持。不过每天喝点普洱茶,确实能让人感觉更舒服、更健康。而且,喝茶还能修身养性,让人静下心来,享受片刻的宁静。不妨试着养成喝茶的习惯,对身体和心情都有好处。
对于新手来说,入门普洱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可以先从一些价格适中、口碑较好的入手,比如大益、中茶等,这些的茶叶品质比较稳定,不容易踩坑。可以先尝试一些熟普或者年份较长的生普,这些茶叶的苦涩感相对较弱,口感更柔和,更容易接受。 可以多看一些关于普洱茶的文章或者视频,了解一些基本的知识,比如如何鉴别茶叶、如何冲泡等。最重要的还是多喝多尝试,根据自己的口味选择合适的茶叶。喝多了,自然就能找到自己喜欢的那个味道了。
好了,关于普洱茶苦涩感的那些事儿,今天就先聊到这里。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次再跟大家分享更多关于茶的小知识。记得点赞关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