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评论




最近我跟朋友从南充出发去乐山大佛玩,本来是想好好吃一顿当地特色,结果被部分“网红小吃”坑得不轻,一路上听人说乐山的小吃特别好吃,结果一到现场就懵了什么“麻辣烫”、“跷脚牛肉”、“甜皮鸭”……看着都馋,但吃了之后才发现不是那么回事,这事儿让我想起网上许多人吐槽“游客陷阱”,也让我意识到吃东西不能光看名字和广告,还得靠亲身试过才知道。
乐山的美食真的不少比如跷脚牛肉、甜皮鸭、钵钵鸡、豆腐脑、蛋烘糕、叶儿粑、灯影牛肉、九孔桥凉糕等等。这些小吃各有特色有的香辣,有的软糯有的酥脆。
我最喜爱的是跷脚牛肉,肉质嫩,汤底香浓配上辣椒油,一口下去直呼过瘾。但有些人或许不喜爱太辣,或是觉得味道重所以吃之前先问清楚辣度。
还有甜皮鸭外皮焦脆,内里肉嫩,甜中带咸味道独到,不过吃多了或许将会有点腻,提议适量。
另外像钵钵鸡就是把鸡肉和其他食材泡在麻辣汤里,再蘸调料吃非常过瘾,但别吃太多简单上火。
乐山的小吃种类多但吃的时候一定要依据本身的口味选取,别被网红推荐忽悠了。
许多游客以为乐山的小吃价格实惠,但实际一算账价格比外面还高,尤其是景区附近的小摊。
比如我在一个路边摊买了个蛋烘糕,标价8元结果吃完才理解,原来里面只有一点点鸡蛋和蔬菜,根本不够吃。
还有一次买了一串烤苕皮,说是10元5串结果每串都小得可怜,感觉是用“缩水”来省钱。
这类现象在旅游景点很常见,商家利用游客不掌握本地行情,故意设置低价吸引人但实际分量少,性价比低。
所以去吃小吃前一定要提早掌握大概的价格范围,避免被“套路”。
乐山有许多老店比如张公桥、九曲桥、春熙路这些地方,小吃种类多而且味道正宗。
我去过一家叫“李记甜皮鸭”的店,味道确实不错但排队的人太多,等太久体验感一般。
还有“王姐钵钵鸡”生意很好,味道也不错但价格比其他地方稍贵一点。
我个人比较喜爱“刘记蛋烘糕”,味道稳定,价格恰当而且老板人很好,会自觉提示你加不加辣。
找本地人常去的地方往往更有保障,别只看网红打卡地。
吃小吃最怕的就是卫生难题,尤其是在街头小摊干净与否全凭运气。
有一次我吃了一碗豆腐脑,结果回家肚子不舒服后来才知道那家店卫生条件差,连碗都不洗。
还有一次买了一串烤冷面,结果咬了一口发现里面有头发,差点吐出来。
吃小吃前要观察环境是不是干净,看看有没有明显的苍蝇、灰尘,或店主有没有戴口罩。
尽量选取有营业执照的店铺,虽然不一定绝对安全但至少比无证摊位靠谱。
许多游客想把小吃带回去,但有些小吃不适合打包,比如甜皮鸭、豆腐脑、蛋烘糕等。
我有一次买了几块甜皮鸭,结果打包后第二天开启,味道变淡肉也不够香了,完全没以前好吃了。
还有部分小吃比如钵钵鸡,假如打包时间长汤汁会变得很咸,作用口感。
提议当场吃完特别是那些需要趁热吃的,否则不仅浪费还可能吃不到原味。
倘使真想带走能够选部分不易变质的零食类小吃,比如灯影牛肉、芝麻糖、绿豆糕等。
乐山的小吃颜值都很高,颜色鲜艳,造型可爱非常适合拍照发朋友圈。
比如灯影牛肉薄如蝉翼,摆盘好看;九孔桥凉糕,粉嫩嫩的像艺术品。
但有时候拍出来的效果和实际味道差距很大,比如我拍了一张甜皮鸭的照片,发朋友圈后朋友都说“太诱人”,结果我吃起来却觉得一般。
拍照时别太依赖滤镜真实才是最关键的。
偶尔发点美图也是能够的,毕竟生活需要仪式感嘛~
我喜爱喝冰镇啤酒解辣又爽口,但有些人喝了会胃不舒服。
还有酸梅汤、绿豆汤、凉茶,都是不错的选取清热解暑,还能中和辣味。
不过碳酸饮料不太推荐,简单刺激肠胃尤其吃完辛辣食物后。
喝点温水或凉茶既健康又舒服。
乐山的小吃种类多味道也丰富,第一次吃可能觉得新鲜,但吃多了也会腻。
我有一次连续三天都吃不同的小吃,结果第四天就着手厌倦了,连最爱的甜皮鸭都觉得没意思。
提议不要贪多每天选几种尝尝就好,留点期待感下次再来吃。
而且不同季节的小吃也有变化,比如夏天有凉糕冬天有热汤,可以依照季节更改选取。
吃小吃是一种体验而不是任务,吃得开心最要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