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工伤认定是保障职工权益的要紧环节。并非所有在工作中发生的事故或疾病都能被认定为工伤。本文将探讨工伤认定排除的情形以及常见的不认定工伤的表现并针对不被认定为工伤的情况提供相应的法律途径。
依据《工伤保险条例》和相关法律法规,以下几种情形多数情况下不会被认定为工伤:
1. 故意犯罪:职工在工作进展中,因故意犯罪引发事故或疾病的不会被认定为工伤。
2. 醉酒或吸:职工在工作期间,因醉酒或吸引发事故或疾病的,不会被认定为工伤。
3. 自残或自杀:职工在工作进展中,因自残或自杀造成事故或疾病的,不会被认定为工伤。
4. 战争或军事行动:职工在战争或军事行动期间,因战争或军事行动引起事故或疾病的不会被认定为工伤。
5. 非工作场所:职工在非工作场所发生的伤害或疾病,一般不会被认定为工伤。
6. 非工作起因:职工在非工作起因引起的伤害或疾病,不会被认定为工伤。
以下几种行为在工作中较为常见,但一般不会被认定为工伤:
1. 上下班途中的交通事故:虽然上下班途中发生的交通事故有时会涉及工伤认定,但并非所有此类事故都能被认定为工伤。如事故发生在非正常上下班时间、非正常路线等,一般不会被认定为工伤。
2. 工作场所的私人纠纷:职工在工作场所因私人纠纷引发的伤害,一般不会被认定为工伤。
3. 工作场所的违法行为:职工在工作场所因违法行为致使的伤害,如盗窃、斗殴等,不会被认定为工伤。
4. 工作场所的自然灾害:职工在工作场所因自然灾害致使的伤害,如地震、水等,一般不会被认定为工伤。
5. 工作场所的疾病:职工在工作场所因疾病造成的伤害如感冒、高血压等,往往不会被认定为工伤。
当职工在工作中发生事故或疾病,但未被认定为工伤时,以下几种途径可供选择:
1. 申请复查:职工可以向所在单位或社会保险行政部门申请复查提供相关证据,争取认定为工伤。
2. 行政诉讼:如复查结果仍不认定为工伤,职工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请求法院判决认定工伤。
3. 调解仲裁:职工还可通过劳动争议调解仲裁委员会,寻求调解或仲裁应对争议。
4. 法律援助:职工在 进展中,如经济困难,可向法律援助机构申请法律援助。
是的,职工在被认定为非工伤后,仍有权继续申诉。以下几种途径可供选择:
1. 向上级社会保险行政部门申诉:职工可向上一级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申诉请求重新认定工伤。
2. 向人民法院起诉:职工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法院判决认定工伤。
3. 申请行政复议:职工还可向作出工伤认定决定的行政机关申请行政复议。
工伤认定是保障职工权益的必不可少环节。职工在工作中发生事故或疾病,应积极 ,争取认定为工伤。同时对不认定为工伤的情况职工应理解相关法律法规,选择合适的途径实申诉,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编辑:2024因工受伤-合作伙伴
本文链接:http://www.tsxnews.com.cn/2024falv/gspcyingong/1774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