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认定是保障职工权益的必不可少环节它关乎着职工在遭受职业伤害时能否得到相应的补偿和救助。并非所有在工作中发生的伤害都能被认定为工伤。本文将全面解读哪些情况不构成工伤及法律依据帮助大家更好地熟悉工伤认定的法律禁忌。
在我国,工伤认定是劳动保障部门依法对职工在工作中遭受的伤害实认定的一项制度。工伤认定的目的是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合理分担企业风险,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并非所有在工作中发生的伤害都能被认定为工伤。本文将深入剖析工伤认定的法律禁忌,探讨哪些情况不构成工伤及其法律依据。
依照我国《工伤保险条例》及其实细则以下情况不构成工伤:
1.《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规定的七种情形;
2.《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五条规定的三种情形;
3.《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六条规定的两种情形。
以下,咱们将分别对这些情况实详细解读。
《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规定的七种情形包含:
1. 故意犯罪;
2. 醉酒或是说吸;
3. 自伤或自杀;
4.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这些情形的共同特点是,职工本人存在主观过错,引发伤害发生,因而不能认定为工伤。
《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五条规定的三种情形涵:
1. 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等意外伤害;
2. 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是说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
3.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这些情形虽然发生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但由于伤害起因与工作职责无关,因而不能认定为工伤。
《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六条规定的两种情形涵:
1. 职工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故意犯罪引发伤害;
2. 职工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醉酒或吸引发伤害。
这两种情形的共同特点是职工本人存在主观故意或重大过错,致使伤害发生,于是不能认定为工伤。
除了上述四种情况外,以下情形也不构成工伤:
1. 职工在非工作时间和非工作场所内受到的伤害;
2. 职工在休息时间内受到的伤害;
3. 职工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个人原因受到的伤害;
4. 职工在上下班途中,因个人原因受到的伤害。
这些情形的共同特点是,伤害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原因与工作无关,由此不能认定为工伤。
工伤认定的法律禁忌是为了保障职工合法权益合理分担企业风险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熟悉这些禁忌,有助于咱们更好地维护自身权益,同时也有助于企业合理规避风险。在实际操作中劳动者和企业理应严格遵守法律法规,确信工伤认定工作的公平、公正、公开。
编辑:2024因工受伤-合作伙伴
本文链接:http://www.tsxnews.com.cn/2024falv/gspcyingong/1761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