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劳动者的权益保障越来越受到重视。在实际工作中,劳动者在遭受事故伤害时,有时并不能被认定为工伤。那么在此类情况下,劳动者怎样去获得赔偿呢?本文将围绕不能认定工伤的赔偿应对及几种不认定工伤的情况实行解析。
当不能认定工伤时,赔偿主体常常是用人单位。因为依照《人民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有义务保障劳动者的安全和健。在劳动者遭受事故伤害时用人单位应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不能认定工伤的赔偿项目主要涵以下几项:
(1)医疗费用:涵治疗费用、复费用、住院伙食补助费等。
(2)误工费:依照劳动者受伤期间的工资标准计算。
(3)护理费:假若劳动者因伤需要护理,用人单位应支付护理费。
(4)交通费:劳动者因治疗需要往返于医院和住处之间的交通费用。
(5)住宿费:劳动者因治疗需要在异地住院的住宿费用。
(6)残疾赔偿金:要是劳动者因伤致残,用人单位应支付残疾赔偿金。
(1)劳动者向用人单位提出赔偿申请,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
(2)用人单位在收到赔偿申请后,应在15日内作出答复。
(3)双方就赔偿事项达成一致后,签订赔偿协议。
(4)用人单位在协议生效后15日内支付赔偿金。
(5)如双方就赔偿事项达不成一致,劳动者可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依照《工伤保险条例》规定,劳动者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起因受到事故伤害的,可以认定为工伤。 假使劳动者在非工作时间或非工作场所内发生伤害,将无法认定工伤。
倘若劳动者在上班途中发生交通事故,但并非因为工作原因致使,如劳动者自行绕道、搭载他人等,也不能认定为工伤。
劳动者自愿参加的集体活动如旅游、聚餐等假如在活动中发生伤害,一般不能认定为工伤。
劳动者在违反劳动律,如酒后作业、不按操作规程操作等情况下,发生的伤害不能认定为工伤。
倘若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不存在合法的劳动合同关系如非法雇佣、临时工等,发生的伤害不能认定为工伤。
不能认定工伤的情况下,劳动者怎样去获得赔偿需要依据实际情况实判断。劳动者在遭受事故伤害时,应积极与用人单位协商争取合法权益。同时劳动者在工作中要关注安全遵守劳动律,以免因不能认定工伤而无法获得赔偿。
编辑:2024因工受伤-合作伙伴
本文链接:http://www.tsxnews.com.cn/2024falv/gspcyingong/1760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