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评论




导语:工伤认定是保障劳动者权益的关键环节一旦认定工伤成功劳动者是不是有必要实行劳动仲裁?本文将围绕这一疑问结合相关法律法规和实际案例为您详细解析工伤赔偿中的仲裁疑问。
正文:
一、工伤认定成功后是否需要仲裁?
工伤认定成功后,是否需要劳动仲裁,取决于具体情况。以下几种情况可供参考:
1. 用人单位已遵循规定给予工伤保险待遇:假若工伤认定成功,且用人单位已依照规定给予员工相应的工伤保险待遇,那么劳动者无需再申请劳动仲裁。
2. 用人单位未给予工伤保险待遇:倘使工伤认定成功,但用人单位未按照规定给予员工相应的工伤保险待遇,劳动者需要申请劳动仲裁,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3. 工伤认定存在争议:假若工伤认定期间,用人单位对工伤认定书中的劳动关系存在异议协商不成,劳动者可申请劳动仲裁。
1. 适用范围:工伤仲裁适用于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因工伤保险待遇产生的劳动争议。主要涵以下几种情况:
(1)用人单位未遵循规定支付工伤保险待遇;
(2)用人单位未依照规定安排劳动者实行复治疗;
(3)用人单位未遵循规定给予劳动者相应的赔偿。
2. 仲裁程序:
(1)提交仲裁申请:劳动者在工伤认定成功后,可向区或市劳动仲裁委员会提交仲裁申请。申请时,需提供工伤认定书、劳动能力鉴定书等相关证据。
(2)仲裁委员会受理:劳动仲裁委员会在收到申请后,应该在5个工作日内决定是否受理。受理后,理应在15个工作日内组成仲裁庭。
(3)开庭审理:仲裁庭应该在受理后的60个工作日内开庭审理。双方当事人理应按期参加庭审提供相关证据。
(4)裁决:仲裁庭理应在庭审结后15个工作日内作出裁决。裁决书应该送达双方当事人。
1. 仲裁时效:劳动者在工伤认定成功后,应该在1年内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超过仲裁时效的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
2. 仲裁费用:劳动仲裁不收取费用。但假使劳动者聘请律师代理仲裁,需支付律师费用。
3. 仲裁结果:仲裁委员会作出的裁决具有法律效力。倘使劳动者对仲裁结果不服,可在收到裁决书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案例1:某企业员工小李在工作中受伤,经工伤认定成功。但用人单位未按照规定支付小李的工伤保险待遇。小李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仲裁委员会支持了小李的请求,裁决用人单位支付小李工伤保险待遇。
案例2:某公司员工小王在工作中受伤,经工伤认定成功。但用人单位认为小王不合工伤条件,拒绝支付工伤保险待遇。小王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仲裁委员会认为小王不合工伤条件驳回了小王的请求。
工伤认定成功后,劳动者是否需要仲裁,要依照具体情况来判断。在遇到工伤赔偿争议时,劳动者理应及时理解相关法律法规,合理维护本身的权益。同时用人单位也应该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切实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通过劳动仲裁,双方可公正、公平地解决争议,促进和谐劳动关系的发展。
编辑:2024工伤-合作伙伴
本文链接:http://www.tsxnews.com.cn/2024falv/gspcgongshang/456205.html
上一篇:认定工伤成功我该做什么
下一篇:认定工伤或视同工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