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未认定情况下单位赔偿责任解析及赔偿标准一览-未认定工伤怎么办
导语:在我国工伤认定是保障职工合法权益的要紧环节。在现实生活中部分工伤案件因各种起因未能认定为工伤造成职工权益受损。本文将针对工伤未认定情况下单位的赔偿责任实行解析并详细介绍赔偿标准以期为劳动者 提供参考。
依据《工伤保险条例》和《更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疑惑的解释(三)》等法律法规即使工伤未认定单位仍需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这是因为,工伤认定是对职工因工作起因受到伤害的事实实确认,而单位在未认定工伤的情况下仍需承担赔偿责任,是基于以下两点:
1. 劳动合同约好。依照《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动者在履行劳动合同期间因工受伤,用人单位应该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2. 侵权责任法规定。依照《侵权责任法》规定,用人单位因过错造成劳动者受到损害的,应该承担侵权责任。
1. 赔偿主体:在工伤未认定的情况下,赔偿主体为用人单位。用人单位应该对职工因工作起因受到的伤害承担赔偿责任。
2. 赔偿范围:依据《更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疑问的解释(三)》规定,工伤未认定情况下,用人单位理应赔偿以下费用:
(1)医疗费:涵治疗工伤的费用、复费用、交通费用等。
(2)误工费:依照劳动者受伤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计算。
(3)护理费:依据护理人员的工资标准计算。
(4)残疾赔偿金:按照伤残等级计算。
(5)丧葬费:劳动者因工伤死亡的,理应支付丧葬费用。
(6)死亡赔偿金:劳动者因工伤死亡的,理应支付死亡赔偿金。
3. 赔偿标准:工伤未认定情况下,赔偿标准参照以下规定:
(1)医疗费:依照实际发生的费用计算。
(2)误工费:依据劳动者受伤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计算,更高不超过当地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的百分之六十。
(3)护理费:依据护理人员的工资标准计算,更高不超过当地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的百分之六十。
(4)残疾赔偿金:依据伤残等级计算一级伤残为当地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的二十倍,二级伤残为十八倍,以此类推。
(5)丧葬费:遵循当地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的六个月计算。
(6)死亡赔偿金:遵循当地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的二十年计算。
1. 协商: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可先实行协商,达成赔偿协议。
2. 劳动仲裁:协商不成,劳动者可以向当地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3. 诉讼:仲裁不支持劳动者请求的,劳动者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工伤未认定情况下,用人单位仍需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劳动者在 进展中,理应熟悉相关法律法规,合理主张权益。同时用人单位也理应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切实保障职工合法权益,共同维护和谐劳动关系。
编辑:2024工伤-合作伙伴
本文链接:http://www.tsxnews.com.cn/2024falv/gspcgongshang/3732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