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工伤认定是保障职工合法权益的必不可少环节,对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具有必不可少意义。那么认定工伤部门是谁负责?决定工伤认定的具体部门又是哪些?本文将为您详细解答。
工伤认定工作主要由我国的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负责。按照《工伤保险条例》规定,各级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工伤认定工作。社会保险行政部门主要包含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社会保险事业局等。
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在工伤认定进展中也承担着一定的责任。劳动保障监察机构负责对用人单位履行工伤保险义务情况实监检查,对违反工伤保险法律法规的表现实行查处。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是工伤认定的主管部门负责工伤认定的政策制定、组织实和监指导。在实际操作中,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会依据工伤认定的具体情况,委托具有认定资格的社会保险机构实工伤认定。
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是工伤认定的主要部门,其具体职责如下:
(1)接收工伤认定申请: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负责接收用人单位、职工或是说其近亲属提出的工伤认定申请。
(2)调查核实: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对工伤认定申请实审查对事故情况实调查核实。
(3)认定工伤: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按照调查核实的情况依法作出是不是认定工伤的决定。
(4)送达决定书: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将工伤认定决定书送达给用人单位、职工或是说其近亲属。
社会保险机构受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委托,具体负责工伤认定的实工作,其主要职责如下:
(1)接收工伤认定申请:社会保险机构负责接收用人单位、职工或是说其近亲属提出的工伤认定申请。
(2)审查申请材料:社会保险机构对工伤认定申请材料实行审查,确信材料齐全、合规定。
(3)组织调查:社会保险机构对事故情况实行调查,收集相关证据。
(4)提出认定意见:社会保险机构依据调查情况,提出是否认定工伤的意见。
(5)送达认定意见:社会保险机构将认定意见送达给用人单位、职工或其近亲属。
劳动能力鉴定机构在工伤认定进展中主要负责以下工作:
(1)组织劳动能力鉴定:对因工致残的职工实劳动能力鉴定。
(2)出具鉴定意见:劳动能力鉴定机构依据职工的伤情、劳动能力损失程度等因素,出具劳动能力鉴定意见。
(3)送达鉴定意见:劳动能力鉴定机构将鉴定意见送达给用人单位、职工或其近亲属。
工伤认定工作涉及到多个部门包含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劳动保障监察机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等。在实际操作中,这些部门各司其职共同保障职工的工伤保险权益。
需要留意的是工伤认定程序并非一成不变,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法律法规的完善,工伤认定程序也在不断调整。 职工在发生工伤事故后,理应及时熟悉相关政策和程序,以便更好地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同时用人单位也应该严格遵守工伤保险法律法规,切实履行工伤保险义务,为职工提供安全的工作环境。
编辑:2024工伤-合作伙伴
本文链接:http://www.tsxnews.com.cn/2024falv/gspcgongshang/3692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