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加入到劳动力市场。在我国,65岁及以上人群在工伤认定和赔偿方面有一定的特殊性。本文将详细介绍州65岁及以上人群工伤认定标准与申请流程,为广大劳动者提供参考。
依照《工伤保险条例》,工伤是指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起因受到事故伤害或患职业病的职工。
(1)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65岁及以上人群在认定工伤时,仍需满足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的请求。即在工作时间、工作场所内发生的伤害才能被认定为工伤。
(2)因果关系:65岁及以上人群因工作起因受到事故伤害或患职业病的,应认定为工伤。这里的工作起因涵工作期间的意外伤害、工作环境造成的职业病等。
(3)年龄因素:在工伤认定中,年龄不是决定因素。只要合工伤的定义,65岁及以上人群同样可以认定为工伤。
依据《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标准》,工伤伤残分为一级至十级,共十个等级。伤残等级评定主要依据伤情、功能障碍程度、劳动能力丧失程度等因素。
(1)伤情评估:对65岁及以上人群的工伤伤残评定,首先要对伤情实评估。评估内容涵骨折、创伤、职业病等。
(2)功能障碍程度:65岁及以上人群工伤伤残评定时,要考虑功能障碍程度。功能障碍程度越高,伤残等级越高。
(3)劳动能力丧失程度:依据劳动能力丧失程度,对65岁及以上人群工伤伤残实评定。劳动能力丧失程度越高,伤残等级越高。
依据《工伤保险条例》,工伤赔偿涵以下项目:
(1)医疗费:治疗工伤所需的医疗费用。
(2)住院伙食补助费:工伤职工住院期间的伙食补助。
(3)交通食宿费:工伤职工治疗工伤所需的交通、住宿费用。
(4)停工留薪: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间依照本人工资的一定比例支付。
(5)护理费:工伤职工需要护理的依据规定支付护理费。
(6)伤残赔偿金:依据伤残等级,支付相应的伤残赔偿金。
65岁及以上人群工伤赔偿与普通职工相同,但需留意以下几点:
(1)医疗费:65岁及以上人群工伤医疗费用报销范围和比例与普通职工相同。
(2)停工留薪:65岁及以上人群工伤停工留薪期限按照伤情确定最长不超过12个月。
(3)伤残赔偿金:65岁及以上人群工伤伤残赔偿金依照伤残等级支付,但需考虑年龄因素,适当调整赔偿金额。
(1)职工或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向用人单位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2)用人单位在收到申请后,理应在15日内向所在地的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1)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收到工伤认定申请后,理应在5日内实审查,决定是不是受理。
(2)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受理后,应该及时对工伤事故实行调查核实。
(1)社会保险行政部门理应在受理之日起60日内作出工伤认定决定。
(2)工伤认定决定书应该在送达职工或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的同时送达用人单位。
州65岁及以上人群工伤认定标准与申请流程与普通职工基本相同但在伤残评定和赔偿方面有一定特殊性。劳动者在遭遇工伤时应熟悉相关政策和规定,依法维护自身权益。同时用人单位和社会保险行政部门也应严格依照法律法规保障65岁及以上人群的工伤权益。
编辑:2024工伤-合作伙伴
本文链接:http://www.tsxnews.com.cn/2024falv/gspcgongshang/343940.html
下一篇:州市认定工伤后多久赔偿到账及工伤认定申请表样板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