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工人因工作起因遭受伤害可以通过工伤认定程序获得相应的赔偿。工伤赔偿不仅关乎工人的权益也是企业社会责任的体现。本文将详细解析工人认定工伤后的赔偿标准及企业承担的费用帮助广大工人朋友熟悉工伤赔偿的相关知识同时也为企业提供合规操作的参考。
引语:
工伤是每个劳动者都可能面临的风险。当不发生,工伤认定成为劳动者 的关键环节。那么一旦工人被认定为工伤他们应怎么样获得赔偿?赔偿金额又是怎样去计算的?企业又需要承担哪些费用呢?本文将为您一一揭晓。
工伤认定后,工人应遵循以下步骤实赔偿:
1. 提交工伤认定申请:工人应在事故发生后30日内,向所在单位提交工伤认定申请。
2. 受理工伤认定:单位理应在收到申请后的15日内,向当地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3. 工伤认定决定: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应在收到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工伤认定决定。
4. 申请赔偿:工伤认定决定生效后,工人可以向单位提出赔偿申请。
5. 赔偿协商:单位与工人就赔偿金额、支付途径等实协商。
6. 赔偿支付:协商达成一致后,单位应该在协议协定的期限内支付赔偿金。
工伤赔偿金额按照以下因素确定:
1. 工伤等级:按照工伤等级,赔偿金额有所不同。
2. 工资水平:赔偿金额与工人受伤前的工资水平挂钩。
3. 伤残补助金:依据伤残等级,赔偿金额也有所不同。
4. 医疗费用:工伤医疗费用全额报销。
5. 误工费:按照工人误工时间计算赔偿金额。
6. 残疾赔偿金:按照残疾等级,赔偿金额有所不同。
企业在工伤认定后,需要承担以下费用:
1. 医疗费用:包含工伤治疗、复、住院等费用。
2. 误工费:依据工人误工时间计算赔偿金额。
3. 伤残补助金:依照伤残等级,赔偿金额有所不同。
4. 残疾赔偿金:按照残疾等级,赔偿金额有所不同。
5. 工伤认定费用:涵工伤认定申请费、鉴定费等。
6. 丧葬补助金:若工人因工死亡,企业需支付丧葬补助金。
认定工伤后,用人单位应依照以下步骤实行赔偿:
1. 与工人协商:单位与工人就赔偿金额、支付途径等实协商。
2. 制定赔偿方案:依据工伤等级、工资水平等因素,制定赔偿方案。
3. 报备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赔偿方案制定后,向当地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报备。
4. 支付赔偿金:在赔偿方案协定的期限内,支付赔偿金。
5. 办理相关手续:包含解除劳动合同、办理伤残鉴定等。
工伤赔偿是保障劳动者权益的必不可少手,企业理应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切实履行社会责任。同时广大劳动者也要熟悉工伤赔偿的相关知识,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期待通过本文的解析,能让您对工伤赔偿有更深入的理解。
编辑:2024工伤-合作伙伴
本文链接:http://www.tsxnews.com.cn/2024falv/gspcgongshang/303987.html
下一篇:工伤认定完成后,用人单位需履行哪些手续与责任:全面指南及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