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临聘人员作为一种特殊的用工形式,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临聘人员在工作中遭遇工伤的情况并不少见。那么工伤临聘人员遭遇工伤后,单位是不是可合法辞退呢?本文将围绕这一疑问实探讨。
依照我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三条规定:“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能够解除劳动合同:(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合录用条件的;(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四)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作用,或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之一款之一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从上述规定可看出,工伤并非用人单位可解除劳动合同的法定情形。 在一般情况下,单位不能以工伤为由辞退临聘人员。
虽然工伤不是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法定情形,但在以下两种情况下,单位可辞退工伤临聘人员:
(1)劳动者在工伤期间,因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用人单位可解除劳动合同。
(2)劳动者在工伤期间因病情严重,无法从事原工作,且不能从事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经过协商一致,可解除劳动合同。
依据我国《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工伤赔偿涵以下内容:
(1)工伤医疗费用:涵治疗工伤所需的挂号费、医疗费、药费、住院费等。
(2)工伤津贴:工伤人员停工留薪期间,由用人单位依照本人工资的一定比例支付工伤津贴。
(3)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工伤人员评定伤残等级后由社会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
(4)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工伤人员评定伤残等级后,由社会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
(5)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工伤人员评定伤残等级后,由社会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
工伤赔偿的计算标准主要依据工伤人员的工资、伤残等级、本人工资的比例等因素。具体计算方法如下:
(1)工伤医疗费用:依照实际发生费用计算。
(2)工伤津贴:本人工资×停工留薪期间的天数。
(3)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本人工资×伤残等级对应的月数。
(4)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本人工资×伤残等级对应的月数。
(5)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本人工资×伤残等级对应的月数。
四、临聘人员发生工伤单位需要申报工伤吗?
按照我国《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用人单位在劳动者发生工伤后,理应在24小时内向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报告,并在30日内向社会保险基金申请工伤认定。 临聘人员发生工伤后,单位需要依据规定及时申报工伤。
工伤临聘人员遭遇工伤后,单位不能以工伤为由合法辞退。在工伤期间临聘人员应得到相应的赔偿。同时用人单位在劳动者发生工伤后需要依照规定及时申报工伤。在解决工伤疑惑时,用人单位和劳动者都应依法行事,维护双方的合法权益。
(本文为自动排版,如有不当之处,敬请谅解。)
编辑:2024工伤-合作伙伴
本文链接:http://www.tsxnews.com.cn/2024falv/gspcgongshang/1947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