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茶友们,今天咱们聊聊普洱茶那点事儿,我是老王一个在茶圈摸爬滚打二十多年的老茶客,说起普洱茶尤其是生普烤干这一步可是个技术活儿,搞不好好茶也能糟蹋了。
先说说为啥要烤,新制的生普水分含量高有青味、杂味,甚至还有点“堆味”(倘使制程有渥堆的话),直接存放?那味道可不敢恭维,烤干就是用适当的高温逼走多余水分,同时让茶叶中的不良气味挥发掉,激发出更醇厚的香气。
就像咱们炖肉得先把肉焯水,去掉腥味和血沫吃起来才香,烤茶有点类似这个道理。
许多人一提到烤就觉得是拿去火上猛烤,那可就错了!烤茶讲究的是“文火慢烤”,不是“烈火烹油”,温度太高茶叶简单烤焦发生糊味,那还不如不烤。温度太低又起不到效果还或许把茶叶闷坏。
我第一次尝试烤茶就是在老家过年的时候,那时候刚入行不久手头有几饼本身存的生普,觉得有点青涩想试试烤一下。结果性子急直接用炭火烤,看着茶叶有点发黄了还挺得意,结果放凉一喝哎呀妈呀一股子焦糊味,苦涩感也加剧了直接报废!😭
说起来烤茶的工具其实不复杂。
筹备好工具咱们就正式着手。
预热:先把锅或是烤盘放在炉子上,用中小火预热个三五分钟感觉锅子微微发烫就行,别烧得太热。
铺茶把筹备烤的普洱茶(散茶或撬成小块的饼茶、砖茶)均匀地铺在锅里。别铺太厚一指节厚差不多这样受热均匀。太厚了下面烤糊了上面还没动静。
慢烤:这是最关键的一步,全程保持小火感觉锅子“滋滋”作响,茶叶慢慢变软变色。
判断火候:这个全凭经验。对我而言烤到茶叶用手捏起来感觉有点“沙沙”的干燥感,闻起来青味基本散去香气着手明显,颜色也变化得差不多就差不多了。
别烤过头。宁可稍微差点火候也别烤焦。烤焦的茶基本没救了。
摊凉:烤好的茶叶一定要按时、充分地摊开晾凉。找个大一点的盘子或是干净的布,把茶叶摊薄摊开。这个步骤很关键让茶叶内外温度均匀降下来,锁住香气。千万别烤完就堆在一起,简单返潮或发生闷味。
这个难题真不好一概而论。跟茶叶的含水量、量的大小、火力大小都有关系。
茶叶状态 | 大概时间 | 关键观察点 |
---|---|---|
新制生普(水分较高) | 20-40分钟 | 青味散尽香气显露,颜色变深 |
陈放一段时间的生普(微返潮) | 10-20分钟 | 去除杂味恢复香气 |
记住时间只是参考感官体验才是王道。多闻闻多看看多试试。
烤好的普洱最直观的感受就是:
我有个朋友小张他收藏的一批生普,放了几年后总觉得有点“闷”,香气出不来。我就提议他试试烤一下。他照着我说的方法小火慢烤了二十来分钟,然后仔细摊凉。结果第二天泡茶那香气“噌”地一下就冒出来了,喝起来顺滑多了他还特意发跟我说“王哥你这一招真管用!👍”
除了基本的烤法这里还有几个小Tips:
不是所有普洱都适合烤:熟普一般不需要烤它本身经过了渥堆发酵,香气和口感已经形成。烤熟普简单把醇厚的口感烤散。新制的、高香的生普或是有点杂味、青气的生普,烤一下效果。
烤茶不是越多越好烤一次就能改善许多但不是烤得越多越好。过度烘烤会亏损茶叶的鲜爽度和部分有益物质,喝起来可能感觉“老气横秋”,甚至有点“烟熏味”。适度就好。
烤后要密封存放:烤完摊凉后尽快用干净、无味的袋子或罐子密封起来,让它“冷静”一下香气会更融合。过个一两天再品饮效果更佳。
烤普洱是个需要耐心和细心的活儿。小火慢烤是核心多闻多看是关键。别怕落空第一次烤糊了,第二次就能找到感觉,找到那个刚刚好的火候,你的普洱茶就能脱胎换骨,喝出不一样的风味。
期望这些“过来人”的经验能帮到大家。下次泡茶时不妨试试这个小技巧也许会有惊喜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