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跟几个茶友聚会聊到大雪山普洱茶大家一致吐槽:这茶咋这么苦啊?泡得越久越涩喝完舌头都麻了,有人说是年份不够有人说是冲泡方法不对,还有人质疑是不是买到假货了,反正那苦涩味儿真是让人有点上头感觉像“花钱买罪受”😂,今天咱们就来唠唠为啥大雪山普洱茶这么“硬核”,到底哪些因素在作怪?
大雪山普洱茶产自云南临沧的大雪山区域,这里海拔高常年云雾缭绕,昼夜温差大,此类环境让茶树生长缓慢,但内含物质积累丰富,简单说就是“环境虐我千百遍,我待环境如初恋”茶树把苦涩物质(咖啡碱、茶多酚)攒得特别多。这就像学霸平时不咋说话,一考试就给你来个“满绩点”冲击波。
普洱茶的苦涩主要来自两大“罪魁祸首”咖啡碱(苦)和茶多酚(涩)。大雪山茶因为生长环境特殊,这两种物质含量天生就高。咖啡碱提神茶多酚抗氧化本来是好东西,但喝多了就“过犹不及”了。就像吃辣条偶尔爽一下天天吃也得辣出鼻血吧?
大雪山普洱茶常常采摘一芽二三叶,芽头少、叶片多。老叶片里的苦涩物质比嫩芽高,所以茶汤简单“上头”。这跟“老司机开车稳”一个道理——叶片成熟度高,内含物质积累得多但口感就没那么柔和了。下次喝到苦涩重别急着骂茶或许是它“年纪大了”😉。
生普和熟普的苦涩度差别巨大,大雪山普洱茶大多是生普,经过自然发酵苦涩物质转化慢,喝起来刺激感强。熟普是人工渥堆发酵苦涩味被大大减低但大雪山主推生普,所以“苦涩警告”基本是标配,这就像吃生芒果和熟芒果,一个酸涩,一个甜糯完全两回事儿,
水温过高、浸泡时间过长,苦涩物质就更简单释放。大雪山普洱茶提议用95℃水,迅速出汤(5-10秒)不然茶汤直接“苦海无涯”。记住:水温是“火候”时间是“尺度”掌握不好就“翻车”了。这跟煮方便面似的多放两分钟面饼就坨了,口感全无。
新茶苦涩重放久了会转化,大雪山普洱茶需要“陈化”才能变得柔和,年份短的茶苦涩明显。但“等不及”是茶友通病,总想喝“鲜货”。这就像等每天催单结果人家说“再等等,到货更香”……心累啊!
有人爱苦涩有人怕苦涩。大雪山普洱茶在茶圈里算“个性选手”,不是所有人都能get到它的美,这就像吃香菜爱的人觉得“灵魂菜”,厌烦的人闻着就想跑。口味这东西纯属“萝卜青菜”。
几个小技巧1. 洗茶时多泡一会儿去掉部分苦涩;2. 用小茶壶控制出汤速度;3. 搭配甜食或坚果缓解;4. 选熟普或陈年老茶。苦涩不是绝症治得好!试试看万一“真香”了呢?
大雪山普洱茶的苦涩是产地、工艺、冲泡、存储等多重因素“合谋”的结果,下次再喝到苦涩别急着吐槽也许只是你没找到它的“开启形式”呢?毕竟,喝茶嘛开心最关键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