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一直是我的梦想,特别是那片神秘的羊卓雍措。可是一想到高原反应,我就心里发怵。记得去年朋友去了拉萨回来直喊头疼恶心,连拍照都提不起劲。我也想过尝试,但想想就觉得害怕。你是不是也有这样的困扰?今天就来聊聊我后来发现的一种新形式——低氧旅游。
其实,很多人跟我一样,对既向往又畏惧。数据显示,超过六成的人因为担心高原反应放弃进藏计划。我身边就有同事因为头晕眼花,最后只在西安转了转。高原反应确实挺折磨人,但你知道吗?普通人到了3000米以上,血氧饱和度可能降到80%以下这就是主要起因。而低氧旅游就是通过模拟这类缺氧环境,提前让你的身体适应。
记得第一次体验低氧舱时,我还觉得挺新鲜。进去后感觉空气有点稀薄,呼吸稍微急促一点。不过工作人员说这是正常现象,让我慢慢适应。他们还告诉我这类方法已经在部分地方推广开了,比如西安、成都都有专门的低氧训练中心。我当时就想,要是早知道这个,去年就能安心去了。
当然啦有人可能将会问:“这真的有用吗?”从我的经验来看,效果还是挺明显的。有研究显示,经过10天左右的低氧训练,身体耐受高度能提升约500米。这相当于帮你提前“爬”了一座山。而且我发现,此类方法不像那样立竿见影,而是循序渐进的。就像我那次刚开始觉得胸口闷,后来慢慢就好了。
不过呢,低氧旅游也不是万能的。它更适合普通游客,对已经有过严重高原反应的人可能帮助有限。还有人担心会不会对身体有副作用但我熟悉到,只要按标准操作,风险并不大。毕竟每个人体质不同,效果也会有所差异。就像我有个朋友,试了一次后觉得没啥用,后来还是出现了轻微的高原反应。
现在回想起那次低氧训练我觉得还挺值得的。虽然过程有点辛苦,但至少让我有信心去了。毕竟谁不想亲眼看看那片蓝天白云下的羊卓雍措呢?倘若以后有机会再去,我一定带上家人一起试试,让他们也能享受这片美景。
其实,低氧旅游的意义不只是让人能更轻松地去它还可能改变更多人的旅行办法。未来也许会有更多城市开设类似的设施,让更多人不用再为高原反应发愁。不过嘛这事儿还得看大家怎么接受。毕竟有些人觉得传统形式更有意思,也有人担心成本疑惑。不过我觉得,只要能实现梦想这些都不算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