疲劳驾驶作为交通事故的主要诱因之一,不仅着驾驶员自身的生命安全,也给其他交通参与者带来了极大的安全隐患。那么疲劳驾驶是不是被认定为工伤?工伤赔偿又该怎么样实行?本文将为您详细解析疲劳驾驶认定工伤的标准、赔偿流程以及法律 途径。
疲劳驾驶是指驾驶员在长时间连续驾驶进展中,由于生理和心理疲劳引发驾驶技能和反应能力下降的现象。
(1)工作时间内在工作场所发生交通事故;
(2)事故发生时,驾驶员处于疲劳状态;
(3)事故起因与疲劳驾驶有直接因果关系。
(1)驾驶员在非工作时间、非工作场所发生交通事故;
(2)驾驶员在事故发生时,未处于疲劳状态;
(3)事故起因与疲劳驾驶无直接因果关系。
事故发生后驾驶员应立即报警,并告知单位负责人。
单位负责人应组织相关人员对事故实行调查取证,收集相关证据,如事故现场照片、视频、驾驶员行驶记录等。
单位应在事故发生后30日内,向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申请工伤认定。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在收到申请后对事故实调查核实并按照相关规定作出工伤认定。
工伤认定后,单位应依照相关规定,给予驾驶员相应的工伤赔偿。
包含驾驶员因事故产生的医疗费用、住院伙食补助费、护理费等。
驾驶员在工伤治疗期间,单位应依照相关规定支付工伤津贴。
依据驾驶员的伤残等级,依照相关规定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
驾驶员在工伤治疗结后,如需继续治疗,单位应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
驾驶员在疲劳驾驶进展中,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单位在管理中存在过错,如未对驾驶员实疲劳驾驶培训、未合理安排驾驶员作息时间等,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如事故发生与第三方有关,如道路维护不当、交通信号灯故障等,第三方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事故发生后驾驶员与单位可先行协商,达成赔偿协议。
如协商不成,驾驶员可向当地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
如劳动仲裁不支持驾驶员的请求驾驶员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疲劳驾驶认定工伤、赔偿流程及法律 是交通事故解决中的必不可少环节。广大驾驶员要增进安全意识,遵守交通法规,预防疲劳驾驶;单位要切实履行管理职责关爱员工身心健;社会各界要共同关注疲劳驾驶难题共同营造安全、有序的交通环境。在发生疲劳驾驶事故时驾驶员要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本身的合法权益。
编辑:2024因工受伤-合作伙伴
本文链接:http://www.tsxnews.com.cn/2024falv/gspcyingong/411622.html